第560章 最後一階段(第1/3 頁)
89年,11月。
重核聚變推進系統整體,再進行了數輪測試,
其中包含了重核聚變推進系統整體的實際航行測試,
重核聚變示範堆以及比鄰-2型電推進發動機的組合體,
被分部從月面送入了太空,在太空中重新完成了組裝。
在沒有加上正常一艘飛船其他所有部分的情況下,
以重核聚變示範堆整體為比鄰系列推進發動機提供能源和工質,
比鄰電推進發動機,推動自身以及重核聚變示範堆的組合體,從月球軌道筆直來到了火星軌道附近。
當火星軌道的監測裝置觀測到重核聚變推進系統整體靠攏時,
宣告了重核聚變推進系統在太空中實際航行試驗的首次成功。
90年,3月。
遠航飛船在超高速星際航行中的線路預規劃問題以及超遠距離航行線路情況檢測問題,
在技術上雖然沒有找到更加完美的解決可能,
但在工程上,得到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解決方案。
叫做‘僚機方案’或者‘預警方案’。
實際操作起來,類似於軌道交通裡的動檢車,在正常的航程之前,提前對航行線路進行檢測。
出於最終那一艘遠航飛船必然體型異常龐大,以及需要載人的原因,
遠航飛船相比於一艘同樣搭載重核聚變推進系統,不需要載人,只需要安裝大量檢測裝置的智慧預警飛船來說,
加速度乃至最終速度必然要低不少,
而藉由這其中速度差距。
完全可以實現,在遠航飛船的建造計劃中,加上數艘智慧預警飛船的建造。
它們將以比遠航飛船本身更快的速度,抵達,然後分佈在遠航飛船預定航線前方,不同距離的位置。
為遠航飛船本身勘探整條航行線路,為遠航飛船的超高速航行線路的提前規劃,提供資訊支援。
有研究員建議,應該在遠航飛船起航前,就先完成智慧預警飛船的建造,並且更早之前就放出預警飛船前往比鄰星方向。
當然,‘預警方案’本質也只能夠儘可能降低一些超高速過程中的航行風險,
肯定沒有遠航飛船本身,或者說人類掌握更遠距離,更精準的探測技術來的有效。
不過,預警方案的完善和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技術問題得到解決,
依舊很大程度上,推進著遠航計劃,再往前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然後是,92年,93年……
在遠航問題中最重大的兩個問題得到解決過後,
剩下的問題,終於已經攔不住求索研究院和莫道了。
89年之後的這幾年時間裡,
在莫道的帶領下,求索研究院在涉及到遠航問題的一些研究專案上,似乎進入了收獲的季節。
各種原本橫亙在前方的問題,被勢如破竹掃蕩掉了。
部分問題即便是找不到一勞永逸的方案,也能夠找到工程上可行的替代措施。
最終,
這個求索研究院鬥志昂揚的,朝著遠航目標發起的最後衝刺,
一直持續到了93年的年末。
這一年,
莫道的身體年齡,也已經來到了70歲。
當真正發現,擋在遠航這件事情上的最後一個,需要解決的,比較困難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不說此刻求索研究院的研究員們了,
即便是莫道,也難得有些失神。
這一世的求索研究院成立也已經超過了八十年。
求索研究院最初的那批研究員,除了選擇進入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