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伏泉接過自己這一世的第一封家書,便拆開來,看著劉華清雅秀麗的字,他頓感愁緒萬千。
這封信很長,洋洋灑灑千言,前半部只問自己是否安好,讓自己切勿小心。若是在柳城不安全,便棄官解印回京,千萬莫在出了被伏殺一事。
手中觸及紙張,似乎略有濕潤水痕,伏泉想來自己那劉華寫信時流淚所致,看來自己真是讓伯母擔心了,自己真是不孝。
後半部文字陡然一變,字跡端整、矩度森嚴,是伯父伏完的筆跡,開始主要寫的是為官時的官場事宜,還有朝廷近日的政策方略。接著話風突變,言語責怪自己遇上伏殺一事不告知他們,同時告訴伏泉八名死去的忠僕骨灰業已收到,另外伏完又說他由派了一批退役的越騎營兵卒,收為家僕,前來保護自己。最後伏完叮囑他在任務必小心,等到積攢一番功績,伏完定會上奏朝廷,儘快遷他去它處為官。
至於這批人如何退役,伏泉想來定是使了手段,因為他看這些越騎營士兵有的才三十餘歲,哪像行將老亦的該退役之兵?看來自己那伯父已經深深學會挖國家牆角之精髓了。
本已為信已完,未想往後一掃,竟還有一張紙,看那有力子集,伏泉一怔,因為此乃劉堅字跡,暗道這女人寫信給自己幹嘛?
紙上只有寥寥幾語,也是叮囑伏泉萬分小心,一點它意都沒有。伏泉本欲將信塞入懷中,只是突然手上一動,便見這紙竟然是雙層的,略一揉搓,便拿出被粘著擋住的那張紙,上面有字。
伏泉讀之,不由心神大變,只見上面寫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此文出自《詩經&iddot;鄭風&iddot;子衿》,大意寫的是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劉堅寫此意欲何為?她如此謹慎用兩層紙應是害怕被劉華伏完發現,難道她對自己有意?
伏泉大驚失色,趕緊將信收入懷裡,然後與院中那二十餘人打了招呼,一番親切問候後,便讓人帶他們下去休息。
這次又來了二十八騎,加上原本的二十二騎,共五十騎,這樣一來自己便有了一隊精銳騎兵,皆是上過戰場的鐵騎,看來以後必是一助力也,
第一百零一章 關羽來投
卻說關羽帶著一家老小入了太行山,沿著前人留下的山澗足跡,輾轉山路小道,靠著事先準備的食物,以及山間野果、清水,一家人終于越過太行山,到了幷州境內。
之後一家人遇林則入,逢山便藏,專挑小道,晝伏夜出,路上也遇到些不識相的小股盜賊攔路,不過都喪命於關羽刀下,無一活口。偶爾遇到鄉野閒人上前詢問,關羽便言其名為關雲長,因家鄉遭災,帶一家老小去太原晉陽投奔遠親,便不作它言。
十月底,關羽一家人終於歷經一路艱辛,到了幽州遼西郡柳城縣。
此時略顯破敗的邊郡縣城,於關羽而言猶如大漢京師雒陽那般繁華,令他不自覺感到安逸起來。他手中馬栓握緊,想起與自己只有幾日之緣的伏泉,自己殺了老賊之子也有其故,希望這位皇戚能如自己所想一般保全自己,至不濟也要讓家人無憂。
關羽身長八尺,雄壯威猛,本來就引人注目,再加上一家人一路亡命躲藏,皆面露風霜,不想普通人家進城,是以走到城門前立時引來一片注意。
柳城地處邊郡,因害怕有鮮卑奸細潛入,故比之中原郡縣巡查更加嚴格。
幾名守門士卒一眼便看到了關羽一家,盡皆上下端詳好一陣,其中一人突然舉矛喝問道:&ldo;紅臉漢子!站住!別動!汝姓甚名誰?何方人氏?傳在何處?速拿來與吾瞧瞧。&rdo;
關羽乃是亡命之徒,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