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1/3 頁)
這時候,天氣忽變,烏雲密佈,伸手不見五指。眾人害怕有逆天意,會遭到天譴,都非常惶恐。精通天象的徐有貞站出來,勸大家不要退縮,說大事必濟。於是眾人繼續前進,順利地到達了南宮。然而,南宮宮門堅固異常,怎麼也打不開。石亨派人用巨木懸於繩上,數十人一齊舉木撞門。門沒有撞開,門右邊的牆反倒先被震坍了一大洞。眾人便從牆的破洞中一擁而入。
朱祁鎮這時候還沒睡覺,正秉燭讀書,突然看見一大堆人闖了進來,還以為是弟弟派人來殺自己,不禁驚慌失措。誰料眾人一齊俯伏稱萬歲。朱祁鎮這才問:“莫非你們請我復位麼?這事須要審慎。”
這時烏雲突然散盡,月明星稀。眾人計程車氣空前高漲,簇擁著朱祁鎮直奔大內。路上,朱祁鎮挨個兒問清諸人姓名,表示不忘功臣之意。
當時皇位繼承順序為朱祁鎮、朱見深和襄王朱瞻善,但是隻要于謙採取行動,撲滅奪門之變,必然被天下扣董卓、曹操的帽子,一夜之間就從忠臣、名族英雄變成梟雄!朱祁鎮一系肯定完蛋,于謙告知天下,英宗謀反,諸王及封疆大吏沒幾個會信,自己弟弟將死之人且無子嗣,皇位早晚是他的,英宗何故反之?大家肯定會認為是于謙要想當曹操!襄王這麼謹慎的人,即便於謙迎其為帝,他大機率都不敢來,這時候諸王中的某些野心家必定依據皇明祖訓起兵討伐于謙,屆時必重蹈八王之亂的覆轍!
孫太后是宣宗皇后,立景泰帝,畢竟是宣宗的兒子,她能接受,景泰皇帝廢太子立自己兒子,她也沒說什麼,但是景泰帝無後,又遲遲不立英宗之子,這是幾個意思?孫太后絕對不會坐視皇帝離開宣宗一脈的,這是大義。
一行人來到東華門,守門計程車兵上前阻攔。朱祁鎮站了出來,表明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守門計程車兵頓時傻了眼,不敢阻攔。於是,眾人兵不血刃地進入了皇宮,朝皇帝舉行朝會的奉天門而去,並迅速將朱祁鎮朱祁鎮扶上了奉天殿寶座。殿上的武士們揮金瓜要打徐有貞等人,被朱祁鎮喝止。徐有貞等人一起叩拜,高呼“萬歲”。石亨敲響鐘鼓,召叢集臣到來。 這時天色已經微亮,眾臣因為朱祁鈺事先說明今天要臨朝,都已經早早等在午門外,準備朝見。聽到鐘鼓齊鳴後,眾人按順序走入奉天門。但眼前的一切使他們目瞪口呆,寶座上的皇帝已經不是景帝朱祁鈺了,而是八年前的皇帝朱祁鎮。
群臣面面相覷,一時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正在眾人猶豫之際,徐有貞站出來大喊:“太上皇復辟了!”朱祁鎮對百官宣佈道:“景泰皇帝 指朱祁鈺病重,群臣迎朕復位,你們各人仍擔任原來的官職。”眾朝臣見此,只好跪倒參拜。朱祁鎮就這樣又重新取得了皇位。
朱祁鎮重新坐上皇位時,朱祁鈺正在乾清宮西暖閣梳洗,準備臨朝,突然聽到前面撞鐘擂鼓,立即問左右:“莫非是于謙不成?”意思是問是不是于謙謀反篡位了。左右驚愕萬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片刻後,宦官興安回奏說是太上皇復位,朱祁鈺連說:“好,好,好。”然後喘了幾口氣,重新回到床上,面朝牆壁睡下。
這場政變,石亨等人是謀定而後動,搞定了方方面面,而景泰帝,卻一無所知。景泰帝不知道,于謙自然就更不知道了。當於謙等人走上朝堂,準備議立太子事時,看到登在皇位上的人是太上皇。如果坐在皇位上的人是石亨或者曹吉祥,于謙當然還可以調兵平叛。可是,坐在皇位上的是太上皇,又得到了孫太后的支援,于謙以一個外臣再掙扎,恐怕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了。英宗復辟,意味著于謙必死。
事實上,英宗知道于謙是君子,是一心為社稷者,不忍殺他。
只是有人提醒:于謙不死,您復辟就沒有名分。
徐有貞提議殺掉于謙,朱祁鎮開始還假惺惺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