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1/3 頁)
明朝的科舉主要分為四級,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童生試是府試一級的小試,在這個小試中又分為縣、府、院三試,是最為基本的考試,而鄉試則是省級大考,高中即為舉人,在地方為鄉紳,也有做官的資格,目前章子俊已闖過了府試這一關,接下去就是院試在即,章子俊厚著臉皮讓劉升尋保,也就是報考院試需要五位稟生聯名作保,目前作為翰林官的劉升動用手中職權,直接發函院部,讓章子俊同等國子監列監即可,這樣就不用作保。
國子監又是什麼,明初由各省選送了行俱優的生員入監為監生,對那些舉人會試落第者亦可入監。到了明代宣德年間,監生分為四類:舉監、貢監、廕監、例監。舉監是指參加京師會試落選舉人,復由翰林院擇優送入國子監學習者。貢監是以人才貢獻入監之意。洪武初規定,凡天下府州縣各學,每年貢舉一名到國子監學習。後來名額略有變更,但因貢舉學生的標準徒具虛名,致使僅以食廩膳年久者為先,往往是一些年長而無學識的人入監學習,越是往後監生成績越差劣。
廕監是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勳戚子弟入監讀書的學生。例監是指因監生缺額或因國家有事,財用不足,平民納粟於官府後,特許其子弟入監學習者,故又稱民生。《明史·選舉志一:“入國學者,通謂之監生。舉人曰舉監,生員曰貢監,品官子弟曰廕監,捐貲曰例監。同一貢監也,有歲貢,有選貢,有恩貢,有納貢。同一廕監也,有官生,有恩生......每負天下按察司選生員年二十以上、厚重端秀者,送監考留。會試下第舉人,入監卒業。又因諫官關賢奏,設為定例。府、州、縣學貢生員各一人,翰林考試經、書義各一道,判語一條,中式者一等入國子監、其中還有四夷館考生,也就是“外國語學校”這些學生全部屬於國子監,另外還有外國來留學的,如日本、琉球、暹羅諸國亦皆有官生入監讀書。”
所以說,明代除了科考,還有一個做官的途徑就是入監,朝中有人就是好啊,章子俊睡夢中就想笑,難怪前日章二寶說到張屠夫肉攤買肉,多給了三兩,鄰家小孩跟章子哲玩家家,全讓著,連小孩也知道這個章府上的人,來頭不一般。咱也是朝中有人的主。
其實章子俊也不是想要怎樣,而是生怕受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盤剝,沒後臺的人家,就去交好衙門中的差役,有點銀子的人家交好衙門中的師爺、主簿之類的,就是想著能保個平安,少受點壓榨。在這個人治的社會,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連林聰都吃癟了,畢竟海剛峰明朝三百年只出一個。
院試凡經府試錄取的童生均可參加, 其報名、填寫履歷、廩生作保等手續與府試、縣試略同。學政於駐在地考試就近各府應試童生,其餘各府則依次分期親臨考場主持。考試分正試、複試二場。正場一場,複試一場。試八股文與試帖詩,並默寫考官出題《五經中的某段百數十字。揭曉名為出案, 錄取者為生員俗稱“秀才”,札發入府、縣學學習稱“入學”,也叫“入泮”,受教官的月課與考校。此為童生試的最高階段考試。
現在不用聯名了,很快章子俊填寫履歷後就領到了院試二指寬的小紙條,院試就是考秀才,過了院試就有了功名,才會有特權,比如見官可以不跪,出門不用去衙門開路條,成績好還有國家發放的廩米可拿,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 】
而此時,正月,黃河在新塞口之南決口。四月,復塞新決口。五月,大雨,沙灣北岸決口,運河水流入鹽河,漕船全部受阻。時黃河一支從滎澤南流入項城,一支從新鄉八柳樹入張秋會通河。七月,石璞開一新河,長三里,以避決口,上下通運河。
朝廷對黃河氾濫,治河需要派一名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