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孩只能陪弟弟讀書(第1/3 頁)
過去的農村認為女孩子是賠錢貨,將來是人家的人,一般都不讓女孩子讀書。生了男孩家長就會放鞭炮慶賀,還要辦滿月酒,生的是女孩子就不給辦。
生了女孩的女人還不能參加人家婚禮,怕人家嫌棄、忌諱、不吉利。我結婚的時候,就有一個女人不肯進我新房。
我問為什麼?她說我生的是女兒,不吉利。
嘿!還有這說法?這還是八十年代的省會城市,不是農村哦!
我就要她進來:“我就想生女孩,希望你給我帶來好運氣,只生一個女兒,我要把所有的愛都給她”。
我還就不信了!女孩怎麼了?我就要對女孩好,讓那些封建腦袋羨慕嫉妒恨!
一年後,我生了一個讓我一輩子都不得安寧的兒子。
特別痛恨重男輕女歧視女孩,而且我還發現女人比男人更重男輕女,嫌棄、打罵、虐待女孩的大多都是母親,這點讓我很不理解。
按理說,女人生了孩子又不跟自己姓,只是給夫家傳宗接代,而且自己也是在倍受歧視的環境里長大的,更應該同情愛護自己的女兒才對。
改變不了社會風氣,那也應該從自己做起,善待女兒,不讓她再遭受自己受過的罪。遺憾的是,她們反倒會把自己受過的罪和被壓抑的怒火,又變本加厲地傾瀉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女孩長到幾歲後,就在家裡做事,照顧弟弟,好東西不給女孩吃,也不給女孩讀書,只能陪弟弟上學。個別有天賦的女孩子就是在陪讀期間自己學出來的。
八十年代末,有個女大學生來到我們設計室實習,閒聊時我得知她的媽媽是醫生。
我非常驚訝地讚道:“啊!你媽媽好了不起,女孩子居然能上大學,是不是你家裡條件很優越?”因為五六十年代能讀大學的女孩子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她說:“不是的,鄉下人不讓女孩子讀書,她是陪我舅舅上學自己學出來的”
我感慨地說:“你媽媽真了不起!那你舅舅現在在做什麼?”我以為她舅舅一定也是個人才。
她說:“就在家裡種地,他不愛讀書”。
哈哈!我不禁笑起來。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人會說陪弟弟讀書姐姐怎麼會後來讀大學?這是因為那個年代很缺少人才,只要發現一個會讀書的苗子,學校就會採取各種措施幫助她成才。
既然弟弟不愛讀書,老師就會努力說服家長讓姐姐讀書。那時候讀大學又是免費的,所以姐姐後來能上大學一點都不奇怪。
其實還有很多領域都是這樣發現人才提拔起來的,比如數學家華羅庚,學歷不高卻有數學天份,也就破格錄取進入數學研究領域,最終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還有各種體育、歌唱家、舞蹈人才也是這樣發現和培養起來的。所以,那時候不怕你窮,只要有才氣有天賦就會被髮掘出來重用。
就像一顆埋在泥土裡的金子,遲早會被髮掘出來熠熠生輝。
這種不讓女孩子讀書的情況北方南方都差不多。好在我國後來也強制女孩子讀書,不讓女孩子讀書的家長都要被村幹部批評教育。
凡是不封建的統治者都會認識到女孩子讀書的重要性!看看世界上,有哪個發達國家不讓女孩子讀書?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有文化的母親才能養育出高質量的孩子,國家才能擁有各種人才參與建設,國家才會代代興旺發達。
我國過去的封建王朝不讓女孩子讀書,實在是愚昧無知!女子無才便是德,不光是害了女人,還嚴重拖了時代發展的後腿,禍害了多少代!
說起不讓女孩讀書這個事,山東人的封建思想那可比南方人更為嚴重!畢竟山東是孔孟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