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話說中藥人參(第2/3 頁)
品級和葉子的劃分標準不知道?
人參是東北最神秘的藥材了!它的葉片數量和形態隨著生長年限的不同而變化,從一年生的“三花”到多年生的“六匹葉”,每個生長階段都有其特定的葉片數和特徵。
?一年生人參?:葉片數量為3片,被稱為“三花”。?
?二年生人參?:葉片數量為5片,被稱為“巴掌”。
?三年生人參?:葉片數量為2枚掌狀複葉,被稱為“二甲子”。?
?四年生人參?:葉片數量為3枚掌狀複葉,被稱為“燈臺子”或“三品葉”。
?五年生人參?:葉片數量為4枚掌狀複葉,被稱為“四品葉”。
?六年生人參?:葉片數量為5枚掌狀複葉,被稱為“五品葉”。?
?六年以上人參?:葉片數量最多為6枚掌狀複葉,被稱為“六匹葉”。
此外,還有極為罕見的“七匹葉”和“八匹葉”的人參,這些人參的參齡可能要在百年左右,非常罕見。?
還有一個特殊現象,哪怕是六品葉的人參,一旦遇見山火、野獸踐踏等自然界損傷,下一年可能就不長出葉子或者是隻出兩片葉子,從而夾子開始再一次慢慢生長!
明朝名醫李時珍,在其巨著《本草綱目》中提到“根如人形有神,故謂之人參”。
,!
人參蘆頭彷彿人的頭;
人參主根彷彿人的軀幹;
人參支根彷彿人的腿;
人參芋彷彿人的手臂;
人參葉為掌狀葉,與人的手掌相似;
人參果實外形如同人的腎臟;
人參種子從脫落到次年破土發芽,孕育週期如同人類孕育生命的週期,也是10個月。
更為神秘的是山神老把頭孫良的傳說,那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對於放山的長白山人來說,孫良宛如祖師爺一般,被尊崇為“山神老把頭”。“放山”是東北地區對進山挖參這一行業的通俗叫法,而召集大家放山挖參的頭領則被尊稱為“把頭”。
孫良本是山東萊陽人士,那一年,萊陽遭遇大旱,為了謀求生計,孫良毅然決然地決定闖關東,去挖掘人參。他如同一葉扁舟,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長白山。在這裡,他邂逅了老鄉張祿,並與之結為生死之交。
哥倆兒商議好分頭去不同的山場探尋挖掘野生人參,約定三天後回來碰面。孫良在一座大山的陽坡上驚喜地發現了一大片人參,其中竟然還有一苗六匹葉的人參(在東北,人參葉的個數常用品、匹、批等表示,六匹葉的野生人參可謂是鳳毛麟角)。
他滿心歡喜地想要把這份收穫與兄弟一同分享,於是迫不及待地返回原地等待張祿前來會合。然而,他望眼欲穿,苦苦等待了三天,卻依舊不見張祿的半點蹤跡。
為尋覓兄弟,孫良的足跡遍佈大山深處的每一個角落,溝溝岔岔無一遺漏。最終,他因飢餓和疲憊不堪,昏倒在一塊宛如臥牛的巨石旁。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咬破手指,在石上寫下:
“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路上丟了好兄弟,沿著蝲蛄河往上尋。三天僅吃了個蝲蝲蛄,找不到兄弟不罷休。”
後來,康熙皇帝第三次東巡祭祖時聽聞此事,被孫良的忠義勇敢深深打動,猶如春風拂面,暖人心扉,遂封孫良為山神老把頭。
為紀念孫良,後人把孫良的生日即農曆三月十六定為“老把頭節”,又叫“山神節”,並在吉林省通化縣大茂鎮為他重建了墳墓。
老把頭節是長白山區春節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人參更加神秘傳奇的故事,是人參的轉生輪迴之說!
放山人都說野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