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成立鄂倫春小隊(第2/3 頁)
!
民間有“三十畝地一犋牛,老婆兒子熱炕頭”的美好理想。
一般一家人三兩個勞動力,養兩隻耕牛,有三十畝耕地,孩子老婆熱炕頭表示家庭幸福,很不錯的美好願望。
在人工栽培農作物的時候,三十畝地就是最佳耕種面積,少了減少收入,再多忙不過來,三十畝地靠一犋耕牛耕種,兩畝地一天時間,三十畝就需要十五個工作日,除去下雨天和乾旱天不能耕種的時間,半個月就是一個季節裡,能夠安排妥當的最佳耕種時間。
夏季田間管理、秋季作物收穫也是如此,三十畝地最少需要半個月才能搞好田間除草和莊稼收穫,再多要不就必須邀請外人來幫忙、要不就有丟失糧食作物收入的風險!
在不能機械化耕種作業的地方,農業就是最艱苦的工作。
不到倆月以後轉眼就是新年,大年初一一過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李一帆找瑪奴延的舅舅莫日根,在大草甸子上,規劃每一家居住的地方和準備開墾荒地的位置以及面積。
最後兩人商量後決定,每一家準備一套耕地工具和兩匹馬,第一年最少耕地五十畝,而且每一家準備一塊不少於五十畝的輪換種植面積作為明年耕種的儲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耕地的工具和馬匹需要的資金都由李一帆暫借!現在四家人瑪奴延家兩匹馬準備再買兩匹,
莫日根家裡已經有兩匹馬,不準備再買馬但需要農具種子,瑪奴延兩個叔叔果欽和烏恰兒每一家只有一匹馬,最少需要購買一家一匹馬,他們也需要農具和種子!
李一帆和莫日根兩人最後決定一家最少三匹馬,讓馬匹輪流耕種和休息,需要新增六到七匹馬,大約需要一千塊錢左右,四套農具以及二百畝地的種子!
李一帆拿出一千塊錢,交給莫日根,道:“莫日根大叔,數您年紀大一點,熟人應該較多,會更加熟悉馬匹的習性和特點,購買馬匹你和果欽叔叔兩人在這附近公社早日下手,儘量挑選身強力壯的大牲畜,不要買到年紀太大和太小的馬匹,儘量購買年輕力壯的騸馬!”
“我和烏恰兒負責購買農具和種子,再負責一家準備三百斤玉米作為春耕期間人吃馬嚼的糧食!還有四套馬拉犁的套繩挽具。”
分配好工作目標和任務,劃分好開墾荒地的範圍和麵積,準備好一切準備春暖花開大地開凍就動手!
農曆春節以前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咱們就一起多到山中打幾回獵,為今年冬季和明年春天的生活,準備更多的肉食,為明年開春後的開荒種地準備更多的資金!
第二天,鄂倫春小隊的莫日根、果欽、烏恰兒和東風林場的護林員李一帆,在小興安嶺南麓的大山深處、密林之中,騎著獵馬,領著獵狗,下套打獵,開始了真正的獵人生活!
莫日根三人都是不到四十歲的年紀,正是年富力強的好時候!
自小生在小興安嶺密林深處的鄂倫春人,是騎在馬背上,拿著弓箭在打獵中長大的,都是實戰經驗豐富的森林專業獵人!
鄂倫春人的狩獵文化,是一種與自然緊密相連的古老生活方式。鄂倫春人依靠著狩獵獲取他們日常所需的食物和衣物,生活簡樸而自然。而在狩獵過程中,鄂倫春人展現了堅韌和智慧,他們學會了辨別野獸的行蹤,掌握了狩獵的技巧。
本章結束了,拼湊一首獵人送與書友!
水調歌頭·獵人
綠野蒼茫北地闊,鄂倫春家住林間。
狩獵習俗傳千古,騎射英姿舞風煙。
身著狍皮衣,腰懸獵刀寒,
習俗風情,融入山水畫卷。
炊煙裊裊,篝火旁,夜更歡。
民俗傳統,口耳相傳不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