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2/2 頁)
迅先生的崇敬之情,潘漢年和馮雪峰、柔石等商定,組織一次慶祝魯迅50壽辰的紀念會。在美國進步作家史沫特萊的幫助下,紀念會於1930年9月17日在上海一家荷蘭餐廳舉行。各革命文化團體的代表50餘人參加了這次紀念活動。魯迅先生和許廣平欣然出席。紀念會上,各文化團體的代表紛紛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演,衷心祝願魯迅先生為進步文化運動多作貢獻。魯迅也作了即席演講。透過這次活動,使廣大進步文化工作者與魯迅先生的關係更趨親密。
1931年,因工作需要,潘漢年離開了文化戰線,但他還和魯迅保持著聯絡。據潘漢年的弟弟潘錫年回憶:1932年夏,他從宜興到上海,就在四川北路一家咖啡館看到魯迅與潘梓年、潘漢年在吃冰激凌,熱烈交談。
1936年4月,潘漢年奉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指示,從蘇聯回國向黨中央匯報工作。同時,受代表團的委派,赴滬相機邀請魯迅赴蘇聯療養。回滬後,潘漢年和胡愈之為魯迅赴蘇療養作了一切必要的準備。然而,魯迅的健康狀況已不容許他作這樣的旅行。當時,魯迅先生病情日漸嚴重,潘漢年對魯迅的病情十分關心,1936年10月18日,魯迅的病情惡化。當晚,他和馮雪峰商量了挽救魯迅生命的具體辦法,決定要求宋慶齡聘請更好的醫生為魯迅作進一步的治療。不料19日凌晨,魯迅先生便與世長辭。潘漢年得到馮雪峰的報告後,立即將這一情況向黨中央匯報。
魯迅先生逝世後,潘漢年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和馮雪峰、胡愈之等卓有成效地組織領導了魯迅的悼念活動,進一步擴大了黨在進步文化運動中的影響。
1937年10月19日,上海地下黨組織發起召開紀念魯迅逝世一週年大會。會上,潘漢年以八路軍駐滬辦事處主任的名義發表即席講演,高度評價魯迅的硬骨頭精神和魯迅雜文的戰鬥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