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抗戰時期,黨的總方針是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潘部工作主要是以瞭解日本動向、國際關係變化來為這個方針服務。工作需要重新佈置。1940年建立了與延安通報的電臺,到1942年夏因日本憲兵搜查,被迫停止工作。1943年建立與華中局(1945年4月改華中分局)聯絡的交通線,直到1946年全面內戰才停止。抗戰時期,潘曾用不同身份、不同方式接近高層次的物件,如陳公博、周佛海、羅君強、李士群,偽警察局、偽保安司令部、偽宣傳部、日使領館、日方特務機關海機關、滿鐵、日方民間團體、重慶對日謀略活動的人物等。潘還化名偽裝主和派出入虎穴,同日本從事謀略活動的人物直接接觸。如他利用特殊關係,化名&ldo;肖叔安&rdo;,租用了上海百樂門飯店的上等房間作為掩護活動的地點。當時,日偽警憲特務經常出入這家飯店,而他深知敵人有&ldo;燈下黑&rdo;的弱點,所以來個身入虎穴,堅持鬥爭。正如他常說的,只要掌握敵人的規律,巧於應付,有時依傍虎穴反而比較安全。
這個時期,潘上報的重要情報有:(1)1939年英法企圖犧牲中國對日妥協的遠東慕尼黑活動。(2)1941年6月13日潘從香港簽發的德蘇戰爭一觸即發電。南方局早幾天亦有類似報告。為此,蘇共中央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謝。(3)德蘇戰爭爆發後,日本動向是南進而非北進,以及日美談判等情報。這是個涉及蘇聯遠東紅軍能否西調的事情,對國內階級動向也很有關係。(4)李士群提供了日軍要&ldo;掃蕩&rdo;蘇北鹽阜區即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區的資訊。(5)周佛海設電臺與重慶通報。(6)重慶對日謀略活動者與日海軍和近衛的接觸等。(7)某戰區關於敵情和&ldo;匪情&rdo;的通報,等。
毛主席在1945年中共&ldo;七大&rdo;講到敵區大城市工作時,表揚了劉少奇,同時也讚揚了劉曉和潘漢年。1955年潘被逮捕審查,李克農同志根據周總理要求,組織了專人查閱了有關文電檔案,於1955年4月29日向中央報告了對這個時期潘情報的評價:&ldo;太平洋戰爭前,潘漢年向中央報告的關於日本特務、偽軍、及日美談判和德蘇戰爭等情報是有價值的。&rdo;1982年中央關於潘漢年的平反通知中說他&ldo;為黨獲取了不少重要戰略情報,多次得到中央的表揚&rdo;。
這個時期,還有三件事值得一提:(1)1942年夏,潘部在上海的電臺處被搜查,因收藏良好,敵人未查到機器。當時有人主張撤退幹部。潘認為敵人既未找到證據,一撤反而暴露,勢必牽連住房的保人等。堅持不動聲色,待風平浪靜後,終於安全撤退。(2)皖南事變後,新四軍秘書長李一氓,轉移到香港,潘電告了中央,並陪他到澳門看望葉挺夫人,然後送他回滬,經新四軍駐滬辦事處送回新四軍。(3)為了配合整風學習,淮南根據地和上海情報單位之間曾經透過秘密交通,傳遞黨的整風檔案。潘漢年為此設計了一個&ldo;障眼法&rdo;,將黨的檔案密封后偽裝成汪偽鎮江特工站致江偽上海特務頭目的親啟公文,由交通何犖安全透過幾個關卡,勝利完成任務。同時,劉人壽也從黨中央留存在上海的秘密文庫中取出的重要歷史檔案拍成照相底片,塞在乾電池中,由何犖帶到根據地。並由華中局情報部用放大鏡閱看底片,逐字抄錄後電報中央。
四
潘於1944年底離淮南赴延安出席黨的&ldo;七大&rdo;,組織決定,潘部在上海的單位由華中局城工部長劉長勝代管。日本投降,潘單位首先得知蔣介石要岡村寧次派人到芷江受降的命令。可惜當時沒有電臺向解放區通報,只能待劉長勝到滬時再匯報。在此時期,潘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