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 頁)
給騙了。
想想自己也確實是不年輕了,心裡一陣悲傷,“好吧,我會向祖宗禱告的。”這話可是心裡話,看來我真的需要祖宗保佑了,祖宗,請賜給我一個帥鍋吧。
當然,我可沒有答應她回北京的,哈哈哈……俺在心底狂笑,罪惡的想法又誕生了……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兩天我在村子裡那是到處串門拉好“國民”關係,話說俺將來可是要幹“大事”的,先培養一下下屬和得力助手以便將來不時之需。
今天一大早我就爬起來了,隔著房間的玻璃我都能看到院子裡的花草都還掛著清晨的露珠,三狗子揹著一個籮筐,在院子裡叫我,那聲音,也忒雞凍了。
“素素姐,快起床,我們去摘柳枝……”
丫的,小破孩的聲音真夠高亢的,都快趕上劉歡在奧運會上唱的“油和米”了。
我“蹬蹬噔”的就從樓上下來了,“叫這麼大聲幹嘛,我聽到了。”
他倒是撓撓頭皮,擦擦屁股在一邊自我樂呵自己傻笑,我也不管他,在茅房裡拿了一把割草的鐮刀,穿了一雙好走路的布鞋,捲起褲腳,也背了一個籮筐出來,乍一看,還真的是一個村婦。
今天是清明節,村裡有早晨在門環上插柳枝的習俗,防止“惡鬼入侵”。
村裡只有壩上有柳樹,每年清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去壩上割柳枝,我和三狗子路過蘭嬸家門口,正好鍋蓋和她三嬸家的小猴子也出來了,一路上有說有笑,跟他們在一起,我好像真的是年輕十歲了。
割完柳枝回來阿公阿嬤已經做好早飯了,我把柳枝插在門環上,餵了雞鴨,把那頭肥羊牽到田邊啃草,這才拿起碗筷“喂”自己的肚子。
話說俺真的是很勤勞,俺在北京之所以那麼“墮落”,都是環境給逼出來的。
早點煮的是綠豆粥,粘粘稠稠,熱乎乎的,一看就特誘人,我咕嚕咕嚕半喝半吃的就幹掉兩大碗。
正摸肚子,阿公就已經把“道具”收拾好放在院子裡,朝大廳喊了一聲:“素素……”
“噯……來了。”我速度的走到院子裡。
“吃好了吧,吃好了我們就出發了。”阿公靠著一把鋤頭立在那,臉上的一條條皺紋掩蓋不了歲月的滄桑。
“吃好了,我們這就走吧。”我挑起一擔上面放著香火、紙錢、鞭炮等的扁擔,順便把阿公手上的鋤頭也放在肩上一起扛著出了院子大門。
阿公眼裡閃過一絲滿意,微笑著跟我一起出發了,阿嬤在後面把門帶上,跟在了阿公的後面。
農村的墳墓跟城市裡的公墓是不一樣的,一般都是在山上“佔山為王”,就是在自家的位處找塊風水好的就可以建一座墳墓,且一個墳墓一般幾代人“歸天了”都會安葬在那裡,不會換別的地方。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這不管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只要是炎黃子孫,這個傳統節日所表達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清明的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槪��溫硨蠊詣�В�鬱尤宦�酪病0菡摺Ⅴ�摺⒖拚摺⑽�鉤�萏磽琳擼�勹�Т危�災角�梅贗貳M�形拗角��蜆路匾印?薨眨�還橐玻�鞣際鰨�裨捌裕�兇�∽懟!�
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這一路上很熱鬧,不時的就在鄉間小路上遇到上山去掃墓的鄉親們,俺也會熱情的招呼,雞凍不已。
路有點遠,阿公阿嬤走的比較慢,路上遇到蘭嬸,她熱心的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