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劉岱送命張饒終(第3/6 頁)
眼中充滿了震驚與不甘,想要躲避卻已來不及,瞬間被管亥刺於馬下。
鮮血如噴泉般濺落在地上,與塵土混合,形成一片泥濘而血腥的景象。
劉岱的軍隊見主帥陣亡,更是軍心渙散,陷入了絕境,而黃巾賊則士氣大振,吶喊聲愈發響亮,這場戰鬥的局勢瞬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逆轉。
在遠處的一個高坡上,一個儒士掐著鬍鬚,淡淡說道:“呵呵,我許攸翻手之間,劉公山灰飛煙滅!”
黃巾賊在大敗劉岱之後,氣勢洶洶,仿若洶湧的黑色洪水,沿著兗州大地一路向北洶湧推進。
他們的腳步踏得大地都微微顫抖,所過之處,煙塵蔽日,村莊被焚燬,百姓們在恐懼中四處奔逃,整個兗州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恐慌之中。
然而,這麼大的動靜,也吸引到了朝廷大軍的注意。
彷彿心有靈犀一般,徐榮所率領的精銳之師正從南方如狂風般席捲而來;陶謙則率領騎都尉臧霸等一眾勇猛戰將從東側如洶湧波濤般洶湧殺至;主將秦誼和愛搶風頭的呂布所率領的馬步軍也從西側迅速包抄過來。
三路大軍如同三張巨大而致命的羅網,逐漸收緊,不斷地驅趕著這幾十萬黃巾賊。
在這強大到幾乎令人絕望的軍事壓力下,黃巾賊被一步步逼迫到了大野澤的邊緣,前有浩渺湖水阻攔去路,後有追兵如影隨形,已然陷入了絕境之中,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
張饒見此情形,心中猶如被烈火焚燒,焦急萬分,仿若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
慌亂之中,他腦海中突然閃過素有智謀之名的許攸,心想此人平日裡總是智計百出,或許能在這生死攸關之際想出退敵良策,便急忙派遣手下最得力的親信前去請他。
那親信在營中四處尋覓,跑得氣喘吁吁,卻始終不見許攸的蹤影。
一番焦急地打聽之後,才得知這傢伙早就被恐懼吞噬了心智,腳底抹油,偷偷溜之大吉了。
張饒得知這個訊息後,頓時怒目圓睜,脖頸上青筋暴起,臉漲得如同豬肝一般通紅,破口大罵道:“許攸豎子,平日裡裝腔作勢,賣弄那點小聰明,如今大敵當前,卻貪生怕死,棄我等而去,實在是無恥之尤!
此等不忠不義之人,必遭天譴!”
此時的張饒,六神無主,滿心的惶恐與無助如潮水般將他淹沒,全然不知該如何應對這絕境。
徐榮見機,深知若能勸降張饒,可避免眾多將士無謂的傷亡,也能為這亂世儲存幾分元氣。
便精心挑選了一位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使者前往勸降。
使者來到張饒面前,先是極為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而後挺直腰桿,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地說道:“張將軍,你且抬眼看看如今這如刀山火海般的局勢,你的大軍已被重重圍困,四周皆是強軍環伺,虎視眈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若繼續反抗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讓無數英勇的將士枉送性命,血灑這片土地。
若你肯放下武器投降,我家將軍徐榮以他的名譽向你擔保,必能保你們性命無憂,且可在這亂世之中尋得一條安身立命的生路。
將軍又何苦執迷不悟,非要拼個魚死網破呢?
這對你和你的將士們又有何益處?”
然而,張饒深受太平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教義的影響,他深信他們的起義是順應天命之舉,是為了拯救蒼生,故而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對使者的勸降之言充耳不聞,拒不投降。
他雙眼一瞪,眼中似要噴出火來,對著使者吼道:“休要多言!我等乃替天行道,是上天的旨意讓我們反抗這腐朽的世道,怎可向爾等朝廷鷹犬屈服!
今日便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