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想喝多少喝多少,環境好也極安靜,那叫飲酒。我們只能叫做喝酒了,尤其是我們這個地方,簡直是暴喝。過去喝酒用的是小酒杯,也就是三錢大小,想和誰喝乾一杯;現在與時俱進,喝酒改用大杯,二兩五左右的杯,喝酒搞平均主義,喝完第一杯,再倒第二杯,想偷懶那是不可能了。何況每每還有人做工作,寧傷身體,不傷感情,願不願意也得喝。剛開始,還能應付,到後邊那就是勸酒了,列舉一大堆理由,目的是讓你喝酒。如果你是被請者,那就更要喝好。
本人而言,雖非酒徒,也能喝些酒,一般場合,也能對付。如果自持的住,倒也問題不大。只是有一毛病,到一定量後,控制不住自己,往往容易超量,結果是第二天的難受。當然,喝多的場合,多是幾個好朋友之間喝酒,喝到後邊,杯裡有多少一次幹多少,想不喝多很難。酒後的難受,非小病一場可比。常常在喝多後,暗下決心,以後決不多喝了,可是過不了幾天,又是一次,寧傷身體,不傷感情。
喝酒,有許多壞處,一傷身體,二浪費時間,三花錢,四有時話不投機也傷感情,五有時喝多還出洋相,容易損害自己在群眾中的光輝形象,等等。哥們,少喝點吧!
勸酒,在酒友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本人既勸過別人也被別人勸過。本人勸酒主要是表達真誠的情感,視喝倒為喝好。有人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如功利取向,為了籤協議,調工作,加深印象等目的,當然喝好酒只是序曲,然後是唱歌,洗澡之類的活動。我們家鄉勸酒還是有民族特色的。比如外地來人,下車伊始,進屋以前,必然要有迎賓禮節,獻哈達、喝祝酒歌、敬酒,當然是用銀碗了,碗有大有小,小的也有一兩酒,一般是三碗,可想而知,不勝酒力的人還沒進屋,三碗酒下肚恐怕就有三分醉意了。落座後,按照習俗,主人提議三杯,客人回敬三杯,陪酒者每人提議三杯,三軍過後盡開顏,多數客人此時已成醉態。在座人中如有能歌者,再獻上幾首歌,聽眾都得買單喝酒。接近結束時,民族歌手來敬酒了,先賓後主依次每人獻一首歌,敬一杯酒(大杯),尊貴的客人唱的歌要多,喝的酒也多一些。這時,多數人醉了。最後,來一個全桌人民大團結,共同再乾一杯。少有不醉的人了。多數人討厭這種勸酒,可自己又參與其中,有時是被動的,有時又是主動的。
以上說法,並不是說我們酒風不好,只能說我們民風純樸;並不是我們野蠻,只能說我們熱情好客;並不是說我們嗜酒,只能說我們豪爽。還是歡迎國內外遊客來內蒙古觀光旅遊。。 最好的txt下載網
應提倡適量飲酒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無酒不成席”。內蒙人尤其對酒有更深的感情,不唯是天寒地凍,可能也是性情所至。內蒙人給外地人的感覺就是愛喝酒、能喝酒,豪爽。其實,逢年過節,親朋小聚,適當喝點酒,既可活躍氣氛,也有利於溝通感情,對身體並無大礙。古有文人墨客借酒吟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句。但倘若一味以酒量論英雄,以酒談感情,以酒講交易,或是嗜酒如命,染上酒癮,不僅損害身體,酒後失態自不必說,過度飲酒還會危及生命,影響家庭,甚至會釀成各種各樣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故。據瞭解,內蒙古的冬季,屢有因醉臥街頭被凍成重傷截肢的;還有的喝醉了酒,在廣場等處酣睡被小偷偷走錢包、手機等貴重物品。至於司機因喝酒發生車禍更是時有耳聞。
必須轉變一個觀念,喝酒多就代表著感情深。這是非常錯誤的說法。感情深否,要靠平時的積累,喝酒貪杯,只會損害感情,有時會傷害對方感情,不會增進友誼。“酒逢知己千杯少”,限於酒量範圍內,如果醉酒,傷人傷已,則談不上情誼。所以說,喝酒是可以的,但要適量。如何才是適量,外交上有個原則,飲酒到自身酒量的三分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