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管了!(第2/2 頁)
在他們家的院子裡,破舊但能遮風擋雨的小屋前,劉氏端坐在椅子上,顧滿倉攬著柳小如站在劉氏的背後,腳邊還有幾隻小雞仔。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顧滿倉畫畫,沒想到對方的丹青還不錯,柳小如眼底微微溼潤,“畫的還挺好的。”
是啊,他有自己的家人,劉氏跟顧滿倉過的好才是他該操心的。
柳樹的事情這麼過去了,隔日秦瀾帶著幾個人來給柳小如送柴火,一行人忙活了小半天,把柳小如家的豬圈塞得滿滿當當,燒到來年夏天都夠了。
為了感謝秦瀾,柳小如專門留秦瀾吃飯,大概把秦家的事情瞭解差不多了。
秦里正家在隔壁的柳坪村,算是村裡的小地主,家裡肥田有個幾十畝,還有一大片私山,在鎮上還有個小糧鋪,小日子過的也還算滋潤。
奈何子孫凋零,秦瀾的父母早已病逝,家裡只有秦里正跟秦瀾祖孫倆相依為命。
而秦瀾本人年過弱冠卻還沒成婚,實在讓柳小如震驚,但按秦瀾的話,他想找個情投意合之人,方才人生圓滿。
解決完柴火的問題,柳小如還是搗鼓自己買來的酒麴。
高粱磨成粉尚能裹腹,但是味道一般還劃嗓子,之前柳小如買了糧食,家裡的陳年的高粱劉氏就讓柳小如拿來搗鼓釀酒了。
釀酒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三步,首先是蒸煮,然後熟了的糧食放置發酵,最後只要把發酵好的酒水進行簡單的蒸餾提取就成。
泡一整晚的高粱,去掉漂浮起來的空殼癟掉的高粱米,再用磨盤壓碎去殼,之後在放入木桶裡置於鍋上蒸熟,冷卻之後放入成酒的酒麴。
也就五十來斤高粱米,煮熟之後更顯少,用乾淨的罈子就能裝,鋪一層高粱米,再均勻撒一點酒麴,直至裝完後才壓緊封口。
放在陰涼處,等待發酵兩個月後,放入鍋裡蒸餾一下,餘下的就是高粱酒了。
柳小如提前從慢羊羊那裡瞭解到,他的小竹樓是可以隨意調節溫度的,這可給柳小如帶來了大大的便利。
趁著劉氏不注意,柳小如直接把把發酵的罈子挪進了空間裡,調節到25度釀酒最適宜的溫度,餘下只要等待兩天即可。
在高粱酒發酵的兩天裡,柳小如又上了趟山,別的沒找到,倒是發現了一顆山楂樹,樹上掛著紅豔豔的果子,一個個像紅燈籠似的。
柳小如頂著一頭的枯葉子,摘了大半樹的山楂,臨走前砍下一根枝丫,移栽進了空間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