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攤上事了(第1/2 頁)
正月飯,不定時,誰家都準備了各種吃食,以備招待親戚朋友。
高老師給趙小禹熱了饅頭,油糕和燉豬排骨,詢問了他家的情況,得知趙大順死了時,她吃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她又問起金海:“你們還在一個家嗎?”
趙小禹淡淡地說了句“不在了”,再沒做過多解釋。
在高老師家吃完飯出來,趙小禹走在公社的大街上,心情無比暢快,儘管他沒賣掉豬肉,沒買到心愛的玩具、零食和小人書。
但當他無意從口袋中摸出三張“大團結”時,心情瞬間就不好了,他沒賣掉的豬肉,被高老師高價收了。
三十塊錢,對趙小禹來說,無疑是一筆鉅款,他從沒想過,自己的有生之年,居然能有這麼多錢。
他的心裡五味雜陳,有溫暖,有苦澀,有感動,有後悔,他的眼裡又揉進了沙子。
這些錢,完全可以把他想要的玩具、零食和小人書全買到,但他一點興趣都沒有,這三張鈔票就像未完成的作業一樣讓他感到不舒服,比那十幾斤豬肉還沉重,讓他步履艱難,錢上面那些笑容可掬的各族人民彷彿都在嘲笑著他。
最終,趙小禹跑回高老師家的院子,把錢放在窗臺上,敲了敲玻璃窗,不顧玻璃後面高老師和王老師驚愕的目光,轉身又跑了。
等高老師追出來時,他早已沒了蹤影。
放下那些錢,就像是放下了千斤重擔,趙小禹腳底生風,把高老師的喊聲遠遠地甩在了新年的空氣裡。
他一口氣跑上公社的那條砂石路,跑上回村的土路,直到跑得筋疲力盡才停下來,喘息了一會兒,信馬由韁慢慢地走,又哼起了“黑野豬”的歌。
回到家,天已黑,趙天堯問他:“你爸媽原諒你沒?”
“原諒了,他們很高興,給我燉了肉。”
“那就好,那就好啊!”趙天堯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許國慶攤上事了,他的上家捲款跑路了。
那時那地的農民出售農產品,都是賣給了流竄在鄉間的二道販子,很少給現錢,往往是二道販子將農產品賣出去以後,得了錢,再給到農民手裡。
這是許多年來形成的規矩。
一般來說,到年底就基本結清了。
許國慶原本有個固定的上家,合作多年,沒出過差錯,但去年那個上家出價太低,他根本賺不到錢,加上各種成本,甚至可能還要虧,這時他認識了另一個上家。
這個人出價頗高,許國慶便把收來農產品都賣給了他。
他年底去要過一次賬,那個人說,貨還沒出手,他也沒太放在心上,這樣的情況經常有,畢竟在資訊閉塞的當時,對上好行情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人在,就不怕他賴賬,大不了在面對那些要賬的農民時,多說幾句好話。
正月十八,許國慶全家人從南方回到西北,他又去要賬,就找不到那個人了,去了那人的倉庫,發現早已人去樓空。
問了一個同行,同行說他也正在找那人,他的貨也賣給了那人。
兩人預感到不祥,就去派出所報了案,警察讓他們等訊息。
訊息一直沒等來,債主們不等了,正月一過,就陸續去他家要賬。
許國慶這些年雖然賺了點錢,日子過得還不錯,但也僅僅是比新建隊的人吃的好一些,穿的好一些,乾的農活少一些,活得比一般農村人瀟灑和洋氣一些,存款根本沒多少,相比債務來說就是九牛一毛,以他當時的賺錢速度,估計這輩子也還不清了。
許國慶只能一邊安撫著債主,一邊到處打聽著那人的蹤跡。
別的人還好,最難應付的就是武家人。
武家去年被燒了兩萬多斤小麥,剩下的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