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第2/2 頁)
來。瓷器物件金貴,但是卻不能戴手套賞玩,手套太滑,容易脫手造成損壞。他仔仔細細的看了一圈,然後對著陳琅說道:“果然是官窯的,還是景德鎮的官窯出產的元青花,上面的圖案是老君過函谷關,應該是你們道家的東西。”
陳琅點點頭,問道:“那你能不能說說,這東西有什麼名堂,值多少錢?”
聽到陳琅這樣的詢問,張羽顯得很是高興。以往都是他問陳琅問題讓陳琅給他解釋,這一會難得有機會陳琅向他討教,自然是高興地不得了,忙說道:“這個當然可以,不過估價這事情不好說,可能會有些誤差。”
“那你就隨便說說,反正總不至於說得太過離譜吧?”
張羽點點頭,說道:“元代的青花瓷器是我們國家燒造工藝發展歷史上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藝的基礎上逐步確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燒造技術,並形成了自身的獨特風格。青花瓷起源於唐代,發展至宋代幾近停滯,直至元代才日臻成熟。而14世紀前後的青花瓷,更是以其精湛的工藝獨樹一幟享譽全世界。”
他輕輕的轉換了一下手中的青花瓷,指了指瓷器上面的幾個地方繼續解釋道:“你看這幾個地方,青花的釉彩弄得多麼的精緻,就這樣的水準,一般的民窯可生產不出來,哪怕是現在的工藝水平都做不到這樣的精細,真的是神乎其技。要我說,這應該是元代中期朝貢給元皇室的貢品。只不過有一點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元代皇室的貢品會選擇中原地區最傳統的老子出函谷關的圖案呢?”
他皺了皺眉頭,繼續說道:“不過這點可能是當初下令燒造這個瓷器的人的特殊愛好,我們後世的人也說不清楚。但是這東西的價值時已經確定了的,只是這件物品是個小件,不過一個巴掌大小,價格再高也有限,但是據我的推斷,應該不會低於這個數!”
說著,他伸出了一個手掌,然後道:“差不多得有五百萬以上。”
陳琅倒是沒有太過覺得意外,這東西確實是件罕物,年份足夠久遠,而且也能夠確定是官窯的東西,倒也值這個價。只不過,他知道的稍稍比起張羽而言要多一些,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你說的都不錯,但是價格稍稍有些偏高了。”
張羽疑惑,問道:“這怎麼講,雖然我不是什麼專業的堅定專家,但是這東西應該不會看錯啊?”
陳琅接過張羽手中的元青花瓷瓶,突然間露出了一個奇怪的笑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