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5 頁)
讓大家一塊分享這個優越感,收聽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省廣播電臺的節目,不時調節著音訊和波段,沙沙的電流聲帶來的是新奇和滿足。
四奶奶的媳婦又鼓動韓敘芳帶領大家唱歌,韓敘芳笑著說,不唱了,別在年青人面前出洋相:“我們的那些歌早已過時,現在的歌,我又唱不來。”
年青人們終究想出了個快樂的法子,韓東說:“咱們比力氣,看誰的力氣大?”
“怎麼個比法?”
“搬石頭。”
公房旁邊就是前幾年“農業學大寨”時平的那塊四五十畝的土地,靠近垮塌的公房後面還有幾堆不大的亂石塊堆,韓東說的比賽法子就是把這些亂石抱起來,放到二十米外的地邊上去,每人搬十塊,看誰抱得數量多,重量大,時間最短,由大家評價,誰就贏。
年青人們有使不完的力氣,馬上有七八個人響應,老人們也跟著起鬨看熱鬧,於是韓東、黃大文、包括回來的秦正高的大兒子秦勇好幾個人躍躍欲試,他們各自用手搖動著大石塊,一聲吆喝,舉起就走,圍觀的大家也跟著喊著號子助威,不一回,二十來個人也加入比賽,其中還有上了年紀不想向年青人們服輸的中年人,他們搬動的石塊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重,小的石塊反而沒有去理會。韓開佑幾個老人評價著誰的暴發力最猛,誰的力最綿長,誰的技巧最好,自動的充當裁判。結果,這簡直就成了另類樣式的“農業學大寨”,沒一會,幾個亂石堆就被他們搬得七零八落,大石塊全被弄走,只剩下些小石塊,稍一平整,就成一塊可以耕種的地,誰家地挨著的就揀便宜了。其中黃大文搬動的最大的那塊外形象磨盤的石頭,經大家粗略估計,重量至少三百斤,最後大家公認他是全生產隊氣力最大的,他自信的哈哈大笑,勝過了所有年青人。沒有任何獎品,只有大家的恭維和傳頌,這種最原始的比賽中出人頭地是最有說服力的,隨著而來,他得了個綽號“黃磨盤”。
黃大文自豪的接受這個稱號,沒過多久,四面八方都知道了。
隨著夜幕的降臨,大年初一漸漸的褪去,大家又陸續的沉入到緊張的新一年互相較勁的生產中。
因為去年大家收的麥子多,比生產隊時幾乎成倍的翻,有的五六百斤,所以換面的人很多,麵條廠的生意幾乎沒什麼明顯的弱季,只是天氣好壞的影響比較大。兩家人除了忙完生產外,其它時間都沉浸在麵條廠裡,收入也日見增長。欠帳的還是不少,幾乎要佔到每個月毛收入的四分之一,只是對面條廠的生產沒帶來什麼影響。
大年剛過,母親就和父親老惦記著陸運新辦的程夏事,更讓他們惦記的是陸運新說他談的那個女朋友歐軍,雖然人沒見到,母親的心裡已經有七分的不滿意。正月初六,陸運新到五河鄉派出所辦事,開車路過就又回家,他帶來一張彩色照片,是他和他說的女朋友歐軍的合影,是他們在縣城的公園裡的亭子裡照的,這張照片一下子把父親母親都吸引住了,照片中的歐軍,簡直漂亮得難以形容,比程夏好看得多,她懷疑她不是吃糧食長成這樣的。說:“運新啊,這女的是不是全縣最漂亮的啊?”
“算不上吧。”陸運新自豪的說。其實這也是種錯覺,幾乎沒出過遠門,終年只在鄉下待著的父母親,身邊接觸的“漂亮”本就不多。生產大家印象中,漂亮基本就等於曾經存在過的程夏那種鄉村水土養育樣式,這和城裡女人優厚生活條件下養出來的白美是兩回事。已經悄悄的對班上女生們有過比較和了解的主人公拿過去端詳了會兒,就感覺到照片上的女子雖然漂亮,但更多的是白淨,仔細看,還是不如程夏那種從說不清道不明的美。他把照片還到母親手裡,說:“大哥選的這個還是可以吧。”
“你懂個屁。”陸運新說。
他只關心程夏,忙問:“程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