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5 頁)
便交代妥當,委實談不上什麼難度。眼下卻有另外一件大事,叫他無限為難,泰王反了!還給自己來了一封信,其意思不言而喻。
成王敗寇,這種事都是用命來賭的。
在做決定之前,江廷白還有一些事需要安排。泰王的屬地在齊州,但是他又一箇舊部在海寧,和蘇州相距不過四、五百里。只要齊州事情大定,海寧肯定會跟著動亂,並且會隨之北上,蘇州就成了第一個攻克要地。
不管自己作何決定,江家的人務必要先轉移出去,還有自己的未婚妻。
可是眼下事情還沒有鬧開,如果貿然去跟祖母商量,又該怎麼解釋,自己居然會提前得知訊息?這個問題,已經讓江廷白糾結了兩天。
不能再等了。
否則到時候兵荒馬亂的,保不齊出點什麼事。
江廷白來回踱著步,突然腦子裡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人,不由微微一笑。當即跨出門,朝上房那邊走去,邊走邊在肚子裡琢磨說詞,很快便到了。
“泰王反了?”江太夫人驚嚇的不輕,連身唸佛道:“阿彌陀佛,怎麼會有這樣的亂臣賊子?那……,天下可不是要亂了。”
“是。”不待祖母詢問,江廷白便先解釋道:“是錦衣衛那裡得到的訊息,絕對不會錯的。”又急切道:“泰王應該志在攻城佔地,且不敢打長期消耗之戰,所以祖母還是帶著人回鄉下老宅,等避過了風頭再回來。”
“這我做不了決定,還得問過你祖父的意思。”江太夫人微微慌亂,這可不是內宅的那些伎倆,刀光劍影、血流成河,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江老太爺已經八十多了,但神智還不迷糊,當下決定道:“那就都先回老宅。”又提筆給京城的二兒子寫信,令其務必避開,不要摻和到這種逆天之事當中。
江廷白見祖父下了命令,方才鬆了口氣。
回到房中,想起自己即將過門的妻子,心裡卻有些茫然,這種時候,是不是不應該定下親事?如果自己回信,大事成了還好說,若是不成……,不光江家的人,孔三小姐也一樣難逃追究。
假如孔三小姐到時候被牽連,會不會憎恨自己?原本非親非故,卻要被無辜的套上罪名,不用想也應該是恨的吧。
如果早一點收到信,自己應該就不會定下這門親事。
可是如今七房人單力薄,上面也沒有長者支撐庇佑,難道真要一輩子碌碌無為,把七房這一支斷送在自己的手裡?況且當初自己救了泰王,就已經脫不了瓜葛,況且泰王既然來信,肯定也不容自己拒絕。
退無可退,進一步卻還有一線希望。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江廷白猶豫著該抬腳走向哪一條路,可惜路太長太遠,誰也看不到最後的盡頭。
而此時,羅熙年也收到了京城來信。
“咦,還有這種熱鬧事?”羅熙年一手叉著水果往嘴裡送,一面看完了信,隨即順手扔在火盆上燒了。
掃藥不知所以,笑道:“爺,什麼熱鬧?”
“一邊兒涼快去!”羅熙年扔了一根牙籤過去,卻是微微皺眉,看來一時半會兒的,自己倒是不用著急回京了。
若是現在回去,兄長多半會讓自己“捅點簍子”出來。
魯國公的第一任夫人廖氏,曾將三爺羅孝年養在身邊,但始終沒有生育兒女,後來廖氏因此鬱鬱而終。第二任夫人湯氏,育有一兒一女,兒子羅晉年排行第四,在魯國公的兒子當中最為能幹,儼然已是未來的國公府繼承人。
令羅熙年感到深深不滿的兄長,便是這位四哥羅晉年。
若論起年紀來,羅晉年和弟弟相差二十餘歲,做父親都足夠了。羅晉年的長子,就比羅熙年整整大了三歲,次子雖然和小叔叔同年,卻只小了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