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2/2 頁)
性。因此,設定偽證據並據此做出偽解答,反倒是一種擴充推理數量的妙策。
《黑曜館事件》中,兇手雖然精心佈置了現場,但這並不以誤導偵探做出錯誤推理為目的,似乎並不包含&ldo;後期奎因問題&rdo;的因素。可是,童話推理部分的解讀具有恣意性,可以得出許多種可以成立的結論,而基於種種解讀,偵探又對現實中的事件進行了種種推理。這樣的處理方式,也可以視作擴充推理數量的妙計,不妨看成&ldo;後期奎因問題&rdo;的一種變體。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時晨為追求奎因式的意外推理而付出的努力。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具有強烈前期奎因風格的作品,耐人尋味的是,作者卻沒有在解答篇之前插入一份給讀者的挑戰書。這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九部&ldo;國名&rdo;系列裡的異類‐‐唯一沒有&ldo;挑戰讀者&rdo;環節的《暹羅連體人之謎》。《暹羅》的故事也發生在封閉的環境裡,很大一部分篇幅圍繞&ldo;死亡留言&rdo;展開(相當於《黑曜館事件》中的童話推理),並且,這一部分在最終的解答裡也沒有派上用場。
時晨的這部作品,加入了富於幻想因素的童話,又繼承了奎因的邏輯傳統,並且將兩者都發揮到了相當的水準。這兩種因素的對立,恰恰就像是一對雙子。然而,本應連線著他們的胸骨卻太過疏鬆,小說最終斷裂成了兩部分:圍繞童話進行解讀的前半和圍繞新事件展開推理的後半。而這並非時晨的能力不足所致,到底是因為兩者太難協調,先天就無法相容。可是透過這樣的寫法,時晨在作品中為讀者奉上了儘可能多的意外推理,讓喜好奎因的我輩感到了久違的滿足。這或許也是一種意料之外的收穫吧,仍值得未來的作者們借鑑學習。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