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3 頁)
豬手,等到二十幾歲或是談戀愛,才明白那是什麼含義。
李小靈的第一任同桌是王呵呵。小王同學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酷愛文學、寫得一手好字——這個優點曾經幫助了不少考砸的同學,捲紙上龍飛鳳舞的‘家長閱’、‘已背誦’大部分都留下了小王同學的真跡。
第一天的自我介紹,李小靈也沒想到自己會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在忐忑的心跳聲中,李小靈一臉嚴肅的走上了講臺。
“我叫李小靈,”李小靈轉身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顧名思義,我老爸給我起名字的時候,希望我文采飛揚、相貌靈秀,只可惜……咱活了15年,目前還沒有實現。”
臺下頓時爆發出笑聲,李小靈的自信心顯然有了大幅度提升,“至於生日,我是生在1894年……”臺下的人開始議論紛紛,李小靈笑笑,繼續講著生日的典故,“甲午中日海戰發生的整整70年後,至於性別嘛,如果有哪位同學不清楚的,可以下課後找我來諮詢。”
登時,笑聲、掌聲混成一片。很多人便是第一時間記住了這個一臉嚴肅卻又努力搞笑的小女生。
李小靈故作輕鬆地回到了座位上,其實只有自己心裡知道,雖然已經坐到了板凳上,屁股結結實實地貼在了木板子上,可小腿,還是緊張興奮得瑟瑟發抖。她一遍又一遍地回憶著自己的表現,懊惱地發現自己原本還打了很多有意思的腹稿,只可惜一緊張,統統藏進了潛意識。待她重新發掘出來的時候,卻已經結束了。
李小靈嘆了口氣,看著周圍一張張表情友善的臉,嘴角又禁不住上揚起來。嗯,應該也是會有很多人喜歡這麼怯懦的、小心翼翼想討大家喜歡的自己吧。
回到家裡,李小靈很自覺地拿起新發下來的課本,她最先看的,永遠是語文和語文讀本,不能明目張膽地看故事書,看看課文,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補償吧。每個週六日,都是李小靈颳風下雨不會更改的讀書日。先隨父親到機電職工圖書館看看報紙期刊,之後便會去市區最大的冬雨書店,倚著書架,一站就是半日。冬雨書店似乎也很歡迎前來閱讀的讀者,店內四五層樓,都是木質的地板裝修,書架附近更是鋪上了厚厚的地毯,每個書架前,幾乎都坐滿了喜愛看書可又囊中羞澀的讀者。
也許是從小沈夢萍做的啟蒙教育好,也歸功於李小靈的聽話肯學。沈夢萍自李小靈一歲開始,便拿了各種識字卡片,買了幾盒彩色粉筆,就著家裡的水泥地寫寫畫畫,教李小靈認字畫畫。李小靈也許從小便對這些寫寫畫畫感興趣,天生記憶力也好,不出三歲,竟能讀書看報。一時間,鄰里街坊乃至李連中和沈夢萍的單位同事,都知道老李家出了個神童,三歲便能認得不少字,還會寫一些簡單的字。每每上街遇到熟人,或是被父母領到單位,李小靈都少不了一個必備節目——當眾讀報。由任一個人隨即抽取一段報紙上的報道,李小靈便拿著報紙高聲誦讀。毫無疑問,這稚嫩的童聲聽在李連中和沈夢萍的耳中,無疑是天籟。
看著女兒聲情並茂地讀著報,李連中心裡得意之餘,眼眶微微溼潤。他揉著眼想,看我教出的女兒,多乖巧,多聰明。和這些五大三粗只知道打牌賭錢,滿嘴粗俗葷話的工人比,我到底是被家庭給耽誤了一生,定要把我的女兒培養成人中龍鳳,也好叫他們看看,我不同這些俗人一樣。
在其他小孩沉迷與玩泥巴和過家家的時候,李小靈便獨自一人對著李連中精心蒐羅的各種書籍,他希望女兒看哪些,便把哪些放在女兒方便拿取的地方。每天晚上,更是經常給女兒講各種歷史故事和成語故事。
自小起讀書的李小靈,自然是一目十行,閱讀速度極快。旁人要花上幾天才能看完的書,她不消個把時辰,就已經讀完了。豆蔻年華,正是迫切渴求知識的年紀,李小靈如飢似渴的閱讀著,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