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頁)
堪承受?!如果不是專門的探險家、科考工作者,大體也只能是理性地跑馬觀花一下,充其量儘量爭取多看幾處力所能及的景點而已。
化石沙丘區,在入口處不遠的地方,穿過一條不長的二旁巨石矗立的公園路就到了。一些象形的奇石,如“三閒話”、“綿羊石”,真是煞有介事,栩栩如生的。“三閒話”,是在巨石上矗立著的一塊三人連體的象形人體石塊,頂部相應人頭位置的三塊石頭都朝向同一個中心點,像煞是三個人在交頭接耳說人閒話。“綿羊石”,我有些不明白其名字的來歷?不過,現在巨石頂部匍匐著的象形雄獅,倒真是惟妙惟肖的!難道以前它更形似一頭綿羊?日復一日,風雕雨蝕的變化,暗藏著“女大十八變”的玄機,很耐人尋味。正所謂“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之謂矣!至於“飛來石”,一塊重達數十噸的石塊,矗立在一塊頂部收小、“遍體鱗傷”石塊剝落的錐形巨石上;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像煞是一隻海豹蹲坐著,頭部前伸頂著個錐形物。如許重負,可堪承受;要不人們都是在杞人憂天了!
石窗區,有二條可通向南、北窗拱石的步行道。我們由一條近道上去,走到一半路程的地方,前方山崖絕壁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很大的視窗石拱;回頭則可望見有一個石窗的炮臺拱。我們一路爬坡,一路變換方位拍照,兩邊的二個石拱都只能看到一個視窗。但是導遊已告訴過我們,應該有二個視窗。怎麼也看不到二個視窗,很是狐疑?有些掃興而返的味道。由另一條路返回,走到一半路程的時候,只見前方造型特異的炮臺拱明顯地現出了大小二個視窗來。掉頭回望一下,南、北窗拱石二個大視窗歷歷在目,非常清晰。趕忙再拍幾張照片,捕捉這美好、奇異的鏡頭,也暗自慶幸自己不走老路的僥倖;否則,徒留“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譏!
豔陽高照,冒著40多度高溫的酷暑,穿著件防曬的長袖T桖衫,漫步在這除了沙漠植物外,毫無遮掩的沙丘上,渾身發熱,但乾燥不出汗,並沒有什麼特別不適的感覺;否則,在其他地方,怕應早已是汗流浹背,狼狽不堪了。在如此曠野、荒涼的地方觀光,與其說是休閒,不如説是一種類似探險、地質考察的學習,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古老和滄桑。
以此感悟吾生之有限,而天地無窮!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2007年9月12日(星期三) txt小說上傳分享
顛馬山紀念館
顛馬山紀念館
無獨有偶,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館的“前無古人”,卻引來了雷暴雲砧山(Thunderhead Mountain)的“後有來者”!1948年,拉什莫爾山總統巨像落成後的第7個年頭,另一座更大規模的山體雕像——顛馬紀念館在雷暴雲砧山開工了。從此,人們乾脆直呼此山為顛馬山;山頂上顛馬酋長的立體雕像,也就是顛馬山紀念館了。
顛馬(Crazy horse)是一個出身黑山的蘇(Sioux)族印地安人酋長,印地安人心目中為維護土著居民的生存權力而與美國聯邦政府軍隊英勇戰鬥的傳奇英雄。印地安人首領亨利。立熊()選他為原型的目的,是要向白種人昭示,紅色人種的印地安人也不乏偉大的英雄。英武灑脫的顛馬酋長,披髮、赤膊、跨馬馳騁的三維立體雕像的1/34原型石膏模型;把左手手臂伸得筆直,遙指前方,回答著白人帶嘲諷口吻的提問“你們的土地現在何方?”:“我們的土地就是偃臥著我們英雄的死難者戰死疆場的安息地!”
顛馬山立體雕像之大,堪稱是世界之最了!整個雕像,長641英尺(米),高563英尺(米),頭部英尺(米),而且是三維立體的,工程巨大無比。光是一個頭部就有9層樓高,雕刻整整花了50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