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工業革命(第2/2 頁)
奧托·馮·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國與奧匈帝國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說白了,他們簽訂這個協議就是為了對付俄國的,
“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
於是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霍燕不解道:“就算如此,那和這個塞爾維亞的青年刺殺奧匈帝國的皇儲有什麼關係?”
葉美美也好奇道:“是啊,好像沒啥關聯嘛,”
葉璇解釋道:
“我們剛才提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發生在英國,所以英國是19世紀的工業強國,而德國因為發展的時間較晚,所以落了下風,”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德國因為不滿當時的資源分配,因為老牌的工業強國英國,法國佔據了大多數的資源,而且英國還在海外到處建立自己的殖民地,為本國源源不斷的輸入各種需要的資源”
霍燕插口道;"所以德國因為不滿意當時的格局,就想打破這個格局"
葉璇道:不錯,可是當時德國的鐵血首相俾斯麥一想,自己現在如果和英國一樣,再去海外擴張殖民地,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優勢,’
“因為原因也很簡單,任何一個領域,先到的有肉吃,後來的估計只能喝口湯,再後來的,估計連湯都沒有喝”
霍燕道:“既然如此,他不想再苦兮兮的去走英國的老路,就想到了直接動手從對方手裡搶,”
葉璇道:“不錯,我們分析過了,戰爭只有三個目的,而這個資源的原因,是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而我們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交戰雙方也可以看出,一方是以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
“而另一方是英國,法國,塞爾維亞,俄國包括後來的中國,美國”
“而一戰最慘烈,傷亡最大的戰爭,並不是當時刺殺了奧匈帝國的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而是德國和英國,法國的戰爭”
:()股神傳說之崛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