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2/2 頁)
。
&ot;隆中對&ot;是蜀漢立國的指導綱領,可以說它是蜀國的&ot;天&ot;。
&ot;隆中對&ot;政略方針和戰略方針的自相矛盾,使得蜀漢與孫吳的衝突越來越嚴重,結果打了一場慘遭失敗的戰爭,從而使蜀漢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面臨著天崩地裂的危機。
劉備已經病逝,這補天平地的任務全都落在了諸葛亮的肩上。
劉備的喪事辦得比較簡單:百官哭祭,滿三天後立即脫掉喪服,政府機構正常運轉。到遺體下葬時,再依禮舉行哀悼活動,朝廷各部門長官、地方郡守、國相、都督、縣令、縣長,發哀三日,此後即脫掉喪服正常工作。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按照西漢文帝劉恆的榜樣辦理的。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按照劉備的臨終囑託辦理的。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根據蜀國內憂外患,不宜耗費過多時間、財力的實情辦理的。諸葛亮大傳第七章勵精圖治
該辦的事辦完了,現在,諸葛亮有時間仔細想想今後的事了。
諸葛亮最關心的問題,還是與孫吳的關係。這幾天,他一直在不停地思考,為什麼與孫吳的關係鬧到了這種地步呢?難道是孫權反覆無常,寡信少義,不該與他聯合嗎?諸葛亮與孫權打過交道,他覺得孫權不是那樣的人。在赤壁之戰中,孫吳的聯合誠意是經過事實檢驗的。況且,只有兩家聯合,才能與強敵曹魏鼎足峙立,才有可能戰勝強曹,這是劉孫雙方都很明白的道理。
然而,為什麼在實現了跨有荊、益的戰略設想之後,兩國的關係就破裂了呢?是孫權改變了方針,要聯曹滅蜀嗎?孫吳聯曹是事實,滅蜀卻未必。因為夷陵得勝後,吳將徐盛、潘璋、宋謙等人都主張一鼓作氣,攻打白帝城,擒拿劉備,但孫權、陸遜等卻下令撤兵,回防曹魏。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