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年 劉瑾倒臺,希望日子變好(第1/4 頁)
《正德五年:劉瑾倒臺後的盼頭》
正德五年,也就是公元1510年,大明王朝的天下,看似依舊是那幅繁華熱鬧的模樣,可實則暗潮湧動,各方勢力交織,百姓的日子也是過得有喜有憂。京城之中,大街小巷人來人往,那達官顯貴們坐著華麗的轎子,前呼後擁地穿梭於各個府邸、衙門之間,街邊的店鋪琳琅滿目,有賣著精美綢緞的布莊,那綢緞的色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引得不少富家小姐駐足挑選;也有飄散著墨香的書齋,文人墨客們在裡頭高談闊論,吟詩作對,好不暢快。
而在這一年,有件大事震動朝野,當時的《明史》《明武宗實錄》等史書這般記載著:“正德五年,劉瑾專權之態愈盛,然多行不義,結黨營私,貪賄無度,欺上瞞下,致使朝堂烏煙瘴氣,群臣敢怒不敢言。後安化王朱寘鐇以討劉瑾為名,起兵謀反,雖旋即被平定,卻由此牽出劉瑾諸多罪證,武宗皇帝大怒,下旨將劉瑾抄家問斬,劉瑾一黨隨之覆滅,朝野上下為之震動,百姓皆盼自此能得清平之日。”且如崔銑所著的《洹詞記事抄》這般的私人著述,亦從側面記錄了劉瑾倒臺前後的諸多事宜,讓這一事件的脈絡更加清晰地呈現在後人眼前。這劉瑾倒臺一事,就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讓無數人的心都跟著懸了起來,又在塵埃落定後,燃起了對未來日子的些許期待,咱們故事的主人公李福全,便是這萬千期盼者中的一員。
李福全,本是京城一家小酒館的跑堂夥計,年方二十有五,生得一副機靈模樣,眼睛滴溜溜一轉,便是一個主意。他為人還算正直,就是偶爾愛佔點小便宜,不過都是無傷大雅的事兒。這小酒館開在京城的一條熱鬧街市上,平日裡往來的客人形形色色,有穿著官服的小吏,趁著閒暇來喝上幾杯,順便和旁人吹噓幾句衙門裡的事兒;也有那做小買賣的商人,談著生意經,盤算著能多賺幾個銀子。
李福全每日天不亮就得起床,幫著掌櫃的打掃店面、準備食材,等一切就緒,便站在店門口,扯著嗓子吆喝著招攬客人。雖說這活兒辛苦,可李福全倒也做得有滋有味,畢竟能靠著自己的雙手掙口飯吃,在這京城之中立足,也算是不容易了。
打從年初起,劉瑾一黨的惡行就傳得沸沸揚揚,李福全在酒館裡聽著客人們的議論,心裡對那劉瑾也是恨得牙癢癢。什麼強徵賦稅,害得不少窮苦百姓家破人亡;什麼賣官鬻爵,讓那些不學無術之徒混入官場,搞得官場一片汙濁。李福全心想,這天下要是一直被這般小人把控著,老百姓哪還有好日子過呀。
有一回,幾個喝醉了的官差在酒館裡大聲嚷嚷著,其中一個滿臉通紅,噴著酒氣說道:“咱跟著劉公公,那可是吃香的喝辣的,只要抱緊了這大腿,還怕沒好處?”另一個則附和著:“就是就是,不過最近聽聞朝堂上有些動靜,也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咱啊。”李福全在一旁聽著,心裡暗自鄙夷,嘴上卻還得陪著笑,給他們添酒續菜。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直到那安化王朱寘鐇起兵謀反的訊息傳來,整個京城都炸開了鍋。街頭巷尾的百姓們聚在一起,神色緊張地談論著,有人擔憂這戰亂要是波及到京城可咋辦,也有人盼著能借著這個機會,把劉瑾那等惡人給扳倒了。李福全在酒館裡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客人們都想在這兒打聽點最新的訊息,他一邊忙著招呼客人,一邊豎著耳朵聽大家的議論,心裡也跟著七上八下的。
沒過多久,叛亂就被朝廷的軍隊給平定了,可這事兒還沒完呢。據說在平叛的過程中,發現了劉瑾與安化王勾結的書信等罪證,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皇帝得知後,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徹查劉瑾。
那幾日,京城的氣氛格外緊張,一隊隊的官兵在城裡穿梭,四處捉拿劉瑾的黨羽。李福全站在酒館門口,看著那些官兵押著平日裡作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