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ldo;照你這麼說,我們就應該去投案自首了?&rdo;春梅見我為皇帝辯護,十分生氣。
&ldo;當然不是這樣,&rdo;我解釋道,&ldo;現在我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好好活下去,吳家三代單傳,不能在我這一代斷了根,絕了香火,我不但要好好活下去,還要娶妻生子,延續吳家的香火。其次,我還要洗脫籠罩在吳家上的惡名,父親治河失敗,許多不明事理的百姓,將家破人亡的原因歸罪到父親身上,歸罪到吳家頭上,我所要做的,就是查清楚河堤潰決的原因,治理好萬裡黃河,還吳家一個清白,完成父親沒有完成的夙願。春梅姐姐,你明白我的心意了嗎?&rdo;
&ldo;少爺,春梅明白了。&rdo;春梅說道,&ldo;對不起,春梅剛才錯怪了少爺。&rdo;
&ldo;春梅姐姐,&rdo;我說道,&ldo;你不是說,在你和我之間,不要說對不起這三個字嗎?&rdo;
&ldo;謝謝……謝謝少爺。&rdo;春梅此刻已經說不出一句完整、連續的話,只好斷斷續續地說道,&ldo;春梅聽少爺的……好好地活。&rdo;
&ldo;那我們就先去北京,投靠外公,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怎麼樣?&rdo;
&ldo;好!&rdo;
就這樣,我們商量好了以後行動的方案,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春梅就到客棧櫃檯結帳,踏上了北上的旅途。
從杭州城出發,向北一直走到長江邊為止,都是江南最繁華膏腴之地,號稱人間天堂,但過了長江,剛剛到達揚州,我們就好像進入了人間地獄。
這次遭受水災的江北七府二十三縣,是指黃河下游南方的揚州府江都縣、儀真縣、泰興縣、寶應縣、靜海縣(屬南通州),濟南府的歷城縣、章丘縣,兗州府的滋陽縣、曲阜縣,濟寧府的任城縣、嘉祥縣,東昌府的聊城縣、堂邑縣,高唐府的高唐縣、恩縣、武城縣、夏津縣,淮安府的山陽縣、清河縣、鹽城縣、安東縣、桃源縣和贛榆縣。它們分別屬於山東布政司和南直隸,相當於古代青州、徐州、兗州、揚州的地界。
黃河在唐代以前,都是從北方入海。宋朝熙寧年間,才開始分別趨向東南入海,一條河道同泗水進入淮河,另一條河道同濟水入海。金代明昌年間,黃河向北方進入濟水的水流斷絕,全部都注入淮河。元代黃河不時潰決,至正年間危害最大,濟寧路、曹州、鄆州之間,淹沒了田地一千多里。而黃河南堤這一次潰決,比起元朝至正年間的潰決危害更大。我和春梅剛剛渡江到達揚州府地界,就感受到了黃河的危害。
揚州自古繁盛,我是大名久仰了,杜牧的&ldo;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rdo;,還有&ldo;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xiao&rdo;說的便是此處。古來有言,若腰纏十萬貫,入得揚州,方知何處天堂。果見青沽酒旗,隨風招展,沿江兩岸儘是酒樓妓院,畫舫往來,襯得水上也擠了。但此時的揚州,除了這些風景以外,已成為千百萬災民逃難得&ldo;大聚口&rdo;,比起杭州城裡的景象來,更為悽慘。眾多災民逃亡此地,身無長物,窮困潦倒,貧賤感受更為貼切。耳邊青樓女子嬌笑,酒客轟飲之聲,雖只午後,仍不絕傳來,夜裡恐怕更是煩囂。
山東布政司一半的土地,此刻都化成了澤國和遍地饑饉的人間地獄,只有從揚州到杭州,還有一條水路通向江南,通向膏腴之地。於是,成千上萬的災民,便像是熱鍋底的螞蟻一樣,從四面八方向揚州匯聚,希望衝出死亡圈,讓航船把自己帶到可以活命的地方。
一個月來,這個災民的&ldo;大聚口&rdo;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