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第3/4 頁)
時愚鈍沒有認出此等寶物。”
霍武態度誠懇的向老爹認錯,然後又看向蘇長歌,敬佩的說道:“蘇弟不過弱冠之年,就能造出沙盤這種奇物。”
“為兄枉活四十,實在慚愧。”
他原本覺得蘇長歌雖然有些才華,但也就那樣,畢竟年齡太小。
當不起老爹那句世之潛龍的讚譽。
現在回頭看。
老爹真是目光如炬,自己則像只井底之蛙,有眼不識泰山。
此時,蘇長歌的聲音響起。
“霍兄莫要如此。”
“在下不過是一時巧思罷了。”
“你征戰沙場數十年,保家衛國,抵禦蠻夷,無愧於大晉,何須慚愧。”
蘇長歌開口勸道。
他這不是安慰,而是發自內心的對軍人的敬意。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若是沒有將帥士卒們,在沙場上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戰。
大晉天下何來安寧?
又何來讀書人的風花雪月?
聽到蘇長歌的話,霍武眼中敬意更甚,懷才而不傲物。
真乃潛龍也!
而就在這時,管家王伯也將筆墨取來。
在眾人的目光中。
蘇長歌提筆蘸墨,信步走到沙盤面前,開始為老信國公寫下贈詞。
但並不準備動用異象。
一來浩然正氣要留著晚上練武用。
二來是沒有必要,這地方就十幾個人,動用異象太浪費。
隨即。
蘇長歌落筆了。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看著沙盤上筆走龍蛇的贈詞。
老信國公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雙拳緊握,目光灼熱,激動到整張臉被血氣漲紅,比之前看到孫子兵法還用興奮。
他原本只是想借此交好蘇長歌。
所謂的贈詞。
寫的簡單一點,比如蘇長歌於至和十五年送予信國公都沒問題。
只要出自蘇長歌之手就行。
但老信國公萬萬沒想到,竟然有此意外收穫!
下一刻。
他無比暢快的開懷大笑。
“哈哈哈哈”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夫一生征戰沙場,雖然如今已至暮年,但雄心壯志仍在!”
老信國公開口大喊,然後轉頭看向蘇長歌,竟是拱手謝道:“老夫暮年能得長歌相贈此詩,此生已然足矣。”
“老國公客氣了。”
蘇長歌開口,拱手回禮。
他能理解老信國公為什麼如此激動。
此詩乃是流傳千古之作。
百年難得一見。
得此一詩,足以青史留芳。
但無所謂。
這種詩,蘇長歌還有很多,很多。
只不過對方畢竟是老人,一生建功,他沒辦法坦然受其行禮,這才回禮。
見狀,老信國公笑著搖了搖頭。
覺得這孩子就是太謙虛了。
有此一詩。
他的名字註定載入史冊,被後世無數人牢記。
世人都會知道,在浩如煙海的歷書上,有位人到暮年,仍然壯心不已的將帥,直到身死,也是在為社稷而戰,為身後的萬民而戰。
不過見蘇長歌這樣子,老信國公也沒再繼續道謝。
而是準備回去後。
再加二十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