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關係(第1/3 頁)
吃罷了午飯,嬴政帶著趙高,慢慢出城,在城外的莊稼地裡巡視。
趙高並不敢發表宣告意見,只跟隨著嬴政慢慢步行。
他們看著田地裡熱火朝天的秋耕。
農會的集體作業,並非是集中所有人去蠻幹,而是集中各種資源,然後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
就比如現在,即便是一次性增添了非常多的人口和地畝,一時間需要做的事情陡然增加,但農會的基本原則也還是沒有變化。
在田裡耕地的,大部分是老者、壯碩的婦人以及一些半大的少年少女。
他們比起正當壯年的丈夫,氣力自然是不足的,不過趕著耕牛耕地,對於體力和氣力的要求也並不高。
嬴政看著那田間的一個老者趕著耕牛,牛面前綁了一棵蒼翠的菘菜,老農手裡拿了鞭子,時不時地將菘菜拉下來給耕牛吃一口,若是耕牛走偏了道,或是乾脆不走了,便不給吃菘菜,揮舞著手中鞭子,抽出空響,嚇唬耕牛。
“啪”鞭梢炸響。
耕牛吃了嚇,繼續慢慢悠悠地往前走。
勞者於是整個人鬆散下來,對著不遠處同樣趕著耕牛的另一名老者說著些什麼。
有童子幾人搬了水囊和飯菜來,於地頭吆喝一聲,便就把東西放在那裡,團成一團,嘰嘰喳喳的跑過來,拍拍牛腿,戳戳菘菜,膽子大些的,拿了小棍,距離遠些,戳了後門,轉身逃走。
“這些,應當算是單純的生產關係嗎?”嬴政問道。
趙高沉吟:“奴婢覺得,應當是算的。”
“應當算是吧。”嬴政嘆息。
應當算,意思即是,他不能明晰地確定,到底是或者不是。
因為缺少一個標準。
但嬴政心裡清楚,事情,應當是與自己想象中相差不大的。
也就是,關係,真的,不只有區區一個“生產關係”。
可是,如果不只是如此,那麼判斷是否是“生產關係”的標準是什麼呢?
關係當中,除卻生產關係,又會有哪些關係呢?
鞠子洲隱瞞這一切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王翦帶了丈夫們去狩獵了吧?”嬴政問道。
“是的,農會訓練出來的舊兵,如今已經組成建制,進入山中狩獵,而王都尉則帶著新建制的兩千人兵員,去清除官道之上的猛獸了。”
此時的野生動物還算是比較多的,秦國也好,別的其他什麼國家也好,道路上有猛獸盤踞都是常有之事——比起四處狩獵,果然還是在交通要道上找落單的過路行人比較快捷。
針對這種情況,商業稍微發達一些的國家,都會定期出錢組織人手清理道路。
秦國雖然重農抑商,但是卻注重交通與轄制,所以一些重要時刻也有對於各處交通要道的清理。
但,也僅限於重要時刻和交通要道。
王翦此時帶人去清理道路,當然是受了嬴政的命令。
秦國的先君們受過叛亂,都有些偏執,國內凡五十人以上的兵員調動,都是要請示秦王的。
“清理完道路,便可以調集人手,修一條水渠了!”嬴政嘆息:“修渠所需要的各項工具都不是小數目,銅鐵爐中此時停工,的確是有些耽誤事的。”
“要去催一催嗎?”趙高問道。
嬴政搖了搖頭:“不必了,既然師兄已經將話放了出去了,那便按照他的話來執行吧!”
嬴政深深看了一眼趙高:“師兄此去銅鐵爐,是領了朕的命令去的,他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我的意思。”
“既然話已經說了出去了,那麼就應該兌現!”
“這不是區區一時的效益所能夠衡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