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飛鉗(第1/2 頁)
王翦坐在城牆上,向東望過去,忍不住唉聲嘆氣。
函谷關,這座天下雄城,如今成了他們的囚籠了。
大敗之後,兵士們終於脫離了連連勝利時候的喜悅與亢奮,轉而變得沮喪,慶幸和後怕。
王翦大約知道這種轉變的成因。
勝利的時候,每個人都看得到機會,他們的眼中,遍地都是機會,認為軍隊無論如何都能夠獲得勝利,自己也能夠隨隨便便的得到功勳,進而在之後,取得爵位,得到更好的生活。
一切都無限光明。
人們因著這種光明,而感受得到無窮無盡的希望,彷彿自己擁有全世界,精神狀態是積極向上的。
而待到失敗時候,人們則會感受到艱難。
功勞和爵位不再是唾手可得,而是一大堆人分一小塊肉,費勁全部力氣而戰勝同伴,之後所可以分到的肉只有少少的一些,甚至很可能連果腹都不夠。
於是對於形勢的判斷變得悲觀消極,進而,對於自身命運的預測,也變得消極而毫無希望可言。
隨後,便會開始煩惱,開始思考戰爭的必要性。
這在兵法裡,也叫做,喪失士氣。
王翦之所以能夠如此清晰地洞察這一切,是因為他看到了《邯鄲調查》。
這一份意義極端單一,文采極度匱乏的文章,在很多時候,只是描述人的生計。
但有些地方,也或多或少地寫了一些制衡的辦法和經濟狀況對人心理的影響。
王翦看到這些東西,下意識便將其運用到兵法裡,將其中的,經濟,代換為戰爭的勝負。
而後他覺得,豁然開朗。
彷彿一面從未打磨過的鏡,一朝打磨,水洗之後,鏡面明晰,映照秋毫。
而針對性的辦法,自然也在這鏡的映照裡了。
——那便是一場勝利。
以勝利,洗去失敗帶來的陰霾。
可,沒辦法勝利。
王翦坐在那裡,看著遠處的旌旗。
那是魏人信陵君無忌的旗。
那位赫赫有名的‘君子’,如今在魏地,威望只怕比魏王都高上不少了吧?
王翦想著,手掌不由自主摸向了腰間的劍。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咸陽。
王翦想著。
“主君。”侍衛端來了兩碗羊肉湯,將大碗的遞給王翦:“您還在想著如何反敗為勝啊?”
王翦接過了大碗的肉湯,拿了刀子,紮了一塊羊肉,塞進嘴裡,大口嚼食著,油腥氣裹著韭醬的植物清香,十分美味。
“吸溜”
“吸溜”
王翦喝了兩口肉湯,像是吞了火焰,灼燙的感覺從咽喉落進肚腹,王翦滿足地吐出一口氣:“我在想什麼時候才能回咸陽。”
“我也想回去!”侍衛悶悶地嚼著一塊軟骨,咯吱咯吱地,心情沒有好太多:“我還等著回去成婚呢。”
“嘁。”王翦咧咧嘴:“女人有什麼好的?有打仗好玩嗎?”
侍衛抬頭看了一眼王翦,笑了起來:“王主君,您不是都有了兒子了嗎?”
“是啊,我已經有兒子了。”王翦撓了撓頭:“但是這跟我喜歡打仗有什麼關係呢?”
侍衛無語。
王翦手中握著刀,揮舞著:“真是後悔,為何當初訓練兵士的時候,沒有多訓練一些呢?”
“要是有五千人……不,七千人我們農會的兵士一樣的精兵,我們就能把韓國和魏國都打穿!即便沒法滅國,也能重創他們。”王翦揮了揮手中餐刀,從侍衛碗裡紮了一塊帶著皮的羊肉。
侍衛嘴角抽搐:“您這是藉著吹牛的功夫在吃我的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