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高危毋仿(第1/3 頁)
大朝會,嬴政一句一句地朝著一群應聲蟲發表自己的意見。
下面的應聲蟲們上報了各地開始出現的亂象。
他們將這稱之為,“小小動亂”,說是以前也有過的“國中之毒”的餘毒。
不過,因為王上以工代賑,抽調各地成年丈夫來咸陽周邊修建水渠的舉措,今年的國中之毒所引發的亂象,已經是非常溫和,所以王上不必多慮。
嬴政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拿出了趙、韓、魏等各國派來的水文學者與秦國的水利匠人、水文博士們共同擬定出來的方案。
相比起辭藻華麗的虛言,這份方案,在朝堂眾人的眼中,要有價值,也有說服力的多。
於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一下子從勸慰秦王不要在意各地的動亂,變成了關於這份方案的實施。
這份方案是極優秀的東西,看得出這些專業人士是很認真很自信地考慮過修建水渠的方方面面。
因為相對而言比較完備,所以這份方案的可實施性也很強。
唯一的問題是……秦國目前的力量,想要將這份方案徹底落實,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需要填入極多的人力,需要耗費三到五年的時間。
這一點,是跟大家的利益不相符的。
因為大家等著今年秋收之後聯合起來倒逼嬴政開放土地制度的改變,然後召集人開荒。
“諸卿,覺得這份修渠的計劃如何?”嬴政看著眾人將方案閱覽過一遍,於是開口詢問眾人意見。
原本熱火朝天的議論頓時寂靜。
眾人坐在大殿裡,紛紛靜靜地低頭看著自己。
熊啟環顧四周,見到無人打算起身發表意見,於是他有些失望地嘆息:“王上,臣覺得,此計劃,文采斐然,主筆者必是大才!”
他說出這樣一句話,並不出乎嬴政的預料。
——華陽太后做事是很有魄力、也很徹底的。
隗狀看著熊啟做了出頭鳥,有些嘆惋。
真是可惜了一個有能耐的人。
“文采斐然?”嬴政輕笑。
“一卷修建水渠的實用性的文章,卿說,它文采斐然,是否也就是說,它除了文采之外,再無值得一讚的地方呢?”
“臣不敢。”熊啟揖手,躬身,低頭。
下面坐著的人,議論聲又起。
嬴政歪了歪頭,面前十二旒珠微微晃動,發出響動。
他手肘撐在椅背上,用手掌撐著臉,像是看笑話一樣地看著熊啟,並不說話。
議論聲慢慢弱下去。
議論聲消失了。
熊啟保持著躬身的姿態。
秦熹吃著柿餅子,看笑話一樣的坐在那裡,臉上掛著冷笑。
李充低下了頭,司馬照用小刀剔了剔指甲裡的灰。
趙高將朝中百官的反應一一瞧在眼裡,記在心裡。
冷場。
氣氛逐漸凝重。
嬴政靜靜地坐著。
熊啟靜靜地站著,他額角滲出汗液。
沒有人知道嬴政是什麼想法。
沒有人知道嬴政打算怎麼做。
在這個時間段裡,所有人都不會違逆嬴政的意志。
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可以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帶給大家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
為了這份巨大的利益,任何與嬴政作對的人,任何有可能惹怒嬴政、使他氣到暴斃,任何想要對他不利的人,都是大家的敵人,都是最好活不過今天的!
而在這個時間段裡,正面硬抗嬴政,正面駁斥嬴政的人,則會在嬴政不能給大家帶來巨大的利益之後,取得極大的威望。
就好像,先前嬴政在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