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改變命運的村民(第1/5 頁)
樓縣,一個晉省的貧困縣,曾經縣裡最主要的商業街也就是一條不到一百米長的土街。
街道兩邊是每天很晚才開門,很早就關門的供銷社和後來才出現的肉鋪之類的。
而現在,這條街道大變樣,不僅地變成了柏油路,兩邊的商鋪還有小攤販越來越多。
大多都是以麥芒辦事處為中心向外輻射,因為大多數人在進過麥芒辦事處之後,都會獲得一筆錢。
對於這麼一筆額外的收入,大多數人都是寬容的,可以允許自己稍微享受一下。
這條筆直而平整的柏油路,也是出現最多腳踏車的地方,尤其是下班之後,腳踏車就會被同樣放學回來的孩子們騎出來。
一個孩子帶著另一個,甚至是兩三個都不奇怪,不用擔心,後座擠一擠完全可以坐兩個孩子,前面的斜槓不方便坐,那可以蹲著,就連街上的大人也都笑著看著他們。
就連樓縣的農村,也多出來很多腳踏車,大家來縣城也就更方便了,編了三個月的錶帶,大部分家庭都湊夠了買腳踏車的錢。
孫星推著腳踏車走在街頭,看著臉上笑容明顯比去年多很多的路人,終於覺得自己這個縣長當的有價值了。
當然,最大的功臣還要數李麥芒,要不是她回來,一個接一個的建工廠,縣裡人的生活水平也不會這麼快就提高。
估計今年他們縣就能摘掉貧困縣的帽子,說不定還能評上先進示範縣。
縣裡的供銷社以往總是東西很少,隨著麥芒工廠對各種日用品的需求大量增加,越來越多的產品被送到他們縣裡,大部分直接送到麥芒工廠,一小部分留給供銷社。
大家也不需要像往常一樣,買個東西就像打仗一樣,需要提前去搶,尤其是些搶手的東西。
其實不止是他們縣,附近的縣都在快速發展,因為交通不是特別方便的原因,麥芒工廠很多需要的日用品都是從附近採購的,他們這些臨近的縣也就可以靠著這些訂單發展起來。
有的縣專門生產床單被罩,有的縣專門生產暖水壺,有的縣專門生產搪瓷盆……
五個工廠,上千員工,平時的消耗量就十分巨大,更別說碰上逢年過節還要發福利。
有的縣工業技術不發達那也沒關係,鼓勵大家種菜、養雞鴨、養豬……麥芒工廠每天也要消耗大量農產品,根本不愁賣。
黃香香,就是羅小田嘴裡的香嬸,她孃家是隔壁縣的,聽起來好像很遠的樣子,其實不算太遠,翻過兩座山,再跨過一條河,就能到她孃家。
以往她很少回孃家,一個原因是距離遠,來回不方便,另一個原因是家裡一窮二白的,連回孃家帶的禮都湊不夠。
空著手回去,她媽還要偷偷給他們補貼,這讓黃香香有些過意不去。
這次不一樣,她回去是騎腳踏車回去的,她和老公一人一輛,兩人還帶著孩子和豬肉、饅頭、粉條……
過年那陣下大雪,路不好走,沒回
家,開春雪化了,找個她老公放假的時間,一家人早早的騎車回孃家去。
村子還是黃香香記憶裡的樣子,跟他們村以前差不多,灰突突、又矮又破。
熟練的找到自己家門,然後敲響家門。
“誰呀……”
蒼老的聲音響起,隨後就是腳步聲,上了年紀的人,腳步聲普遍比較重,他們都是拖著腳在走路。
“媽,我,香香。”
大門開啟,老人驚訝的說:“你咋這時候回來了。”
說完,老人才看到黃香香身後的腳踏車和車上的東西:“這腳踏車你家的?來就來吧,怎麼還帶這麼多東西……”
“這不是想孝敬孝敬您二老。”大門剛開啟,黃香香和羅二推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