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案首(第3/4 頁)
釋一些文字的含義,儘量用生動活潑的語言。
當然也講故事。
這一天,周清講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這個故事,學生們都沒聽過,聽完之後,都沉浸在故事裡。
周清於是讓學生們提問。
有學生於是發問,愚公的子孫後代真的會按照他的意志一直移山嗎?
周清笑了笑,說道山神像不像魚肉鄉里的某些人呢?
愚公是平民,也是家族的長者,大家不是要聽他的話,而是隻有圍繞在他身邊,才能避免被魚肉。
當愚公和他們的子孫表現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時。
山神們自然害怕退縮了。
拼命不值當,所以會選擇換個更軟弱的地方繼續魚肉鄉里。
歷史從來不是真正的歷史,神話也從來不是單純的神話。周清繼續引申神話故事背後的意義。
不完整的歷史,只是記錄帝王將相。
完整的歷史,還包括那些不能明說,只能用神話來暗示的事情。包括好人和壞人,包括鬥爭,包括努力奮鬥,包括復仇和報恩……
這些道理,也是書籍裡,那些聖賢想要講述的道理,卻不能太直白,只能用簡潔的語言,寓言般的故事,將想要說的道理藏在裡面,等待後人去明悟。
周清知道他們大部分未必能考上科舉,甚至秀才都未必考得上。但如果能明白枯燥的書經裡,那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哪怕只是有了這個想法。
即使往後沒有功名,對他們的人生也是有幫助的。
教書的目的,不該只是培養學會謀生的工具人,還有育人這一層。
周清在窮迫的時候,有村塾塾師這碗飯吃,村裡的人對他是有恩義的。他想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影響到一些學生,讓他們能多些自己的思考。
往後周清不教書,他們如果明白過來,也會主觀能動地去學習,去感悟。
許多人要遭到生活毒打後,才明白讀書的意義。
可是,那時候,著實有些晚了。
讀書練武,都要有一個不受外界干擾太多,安定且沒有衣食之憂的環境,才能進步得快。
這時候,胡屠戶遠遠跑來,臉色十分高興,“小周先生,恭喜恭喜。”
學生們一頭霧水。
他們還沒反應過來,胡屠戶在恭喜什麼。
胡屠戶大聲道:“今天不上課了,大家下午都在村裡吃席。”
聽到吃席,大家眼睛一亮。
胡屠戶頓了一下,粗聲粗氣道:“小周先生這番道試中了案首,入州學,為廩生。往後吃上皇糧了!”
案首!
學生們一陣譁然。
他們早聽說過小先生參加了道試,只是……
他們怎麼想得到,小先生不但中了秀才,居然還是案首。
“先生中秀才了,還是案首。”
大家震驚過後,無比驚喜。
他們都知道小先生父母雙亡,無親無故。現在胡村的村塾豈不是小先生的第二個家。
他們都是小先生的學生,與有榮焉!
胡屠戶向著周清道:“小周先生,快隨我去。報錄人在村老裡,我們已經幫你打發賞錢了。”
他看著周清,眼睛冒起了光。
這可是十五歲不到的小相公,將來中了舉,當了老爺,那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哩。
不得了。
當真不得了!
十五歲的案首,哪怕江州城這樣科舉水平較次的地方,將來鄉試中舉的可能性,也非常之高。
“先生快去。”
不止胡屠戶激動的難以言表。
下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