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被用壞的工具(第3/8 頁)
多鮮卑貴族的利益,逐漸被眾多鮮卑貴族所
嫉恨。
漢族官員與鮮卑貴族的爭鬥由來已久。就在拓跋燾征討赫連夏國之前,北魏高層就是先徵夏國,還是先徵柔然,展開過激烈的爭鬥。
崔浩主張先徵夏國,而鮮卑貴族們主張先徵柔然。其實,這兩種主張都有各自的道理,就如同足球淘汰賽先踢主場好還是先踢客場好,無定論。
崔浩的主張是出於公心,而鮮卑貴族的主張,更多的是出於私心。
鮮卑貴族看中的,是柔然在漠北千里草原牧場上的那些牛羊。他們從兩次征討柔然中嚐到了甜頭,還想搶第三次。對中央財政不發工資,全靠搶劫和賞賜的北魏官員來說,這,很重要。
還有第三種主張先徵遼東燕國,當然這是少數派,只有兩個人支援,一個是尚書令劉潔,另一個是尚書左僕射安原。
劉潔是匈奴人,安原是西域安息人伊斯蘭人種,白種人,但二人祖輩都有一段相同的經歷,都在慕容燕國做過官。打回老家去,衣錦還鄉,這可能是二人主張伐燕的動機。
爭論的結果是,拓跋燾採納了崔浩的主張,因為,崔浩又一次發揮了他的專長,說服了拓跋燾。
算卦。崔浩在拓跋燾和眾大臣面前展示了一下算卦技能,然後得出結論:出征,必滅大夏。
看見兔子就能算到有美女進貢,崔浩的占卜能力拓跋燾早有耳聞。這一卦,更是給了他十足的信心,接著就有了奇襲統萬城,滅掉了盤踞關中的赫連大夏國,匈奴人在中國從此再也沒有建立過一個政權。
但,北魏有個匈奴人高官,卻為此做過努力。此事案發於拓跋燾征討柔然的戰鬥中。
征討柔然,也是崔浩舌戰群鮮卑的結果:今南方的劉宋出現內亂,元氣大傷,現在再不趁機收拾北邊的柔然,等劉宋緩過勁來,我們就腹背受敵了。
443年,拓跋燾決定兵分3路分進合擊柔然。東路軍由拓跋燾的弟弟樂安王拓跋範率領,西路軍由拓跋燾的另一個弟弟拓跋丕率領,中路軍由拓跋燾親自率領。中山王拓跋辰率後軍作為總預備隊。
拓跋燾中路軍日夜兼程,準確找到了柔然可汗的王庭所在地鹿渾谷。但等了6天,左右兩路軍的影子都沒等到。拓跋燾孤軍深入,不敢貿然進攻,柔然人逃走。
更出乎意料的是,柔然人居然主動出擊攻擊了北魏遠征軍的糧道。拓跋燾只得從漠北迴撤,途徑沙漠,軍中斷糧,柔然又不斷出輕騎兵騷擾,拓跋燾損兵無數。
眾多怪事,使拓跋燾頓生疑竇。崔浩也感覺奇怪,派人暗中調查,沒想到查出一個驚天大陰謀。
這一切的幕後主使就是尚書令劉潔,匈奴人。拓跋燾還是太子時,劉潔就跟著拓跋燾,拓跋燾繼位後,封其為尚書令。
“魏尚書令劉潔,久典機要、恃寵自專,魏主心惡之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劉潔為人不低調,且結黨營私,再加上在與崔浩的數次謀略pk中完敗,太武帝拓跋燾逐漸把崔浩當寶,把劉潔當渣。
劉潔惱羞成怒,趁拓跋燾攻擊柔然時,先假傳詔令,更改會擊鹿渾谷的日期,又唆使人叛逃到柔然,告訴敵軍魏軍軍糧所在地,還意圖在拓跋燾退軍途中派人襲殺拓跋燾。
劉潔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同盟者包括拓跋燾的親弟弟拓跋丕、拓跋範以及一大批鮮卑貴族,他們圖謀殺掉拓跋燾,擁立拓跋丕。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劉潔野心不止如此,他想建立另外一個劉氏匈奴汗國。
拓跋燾、崔浩果斷採取措施,半路下達詔令—太子拓跋晃監國,解除大批鮮卑貴族的軍權。
回到平城後,拓跋燾大開殺戒,一大批鮮卑貴族腦袋落地。拓跋丕“憂心而薨”,拓跋範“因疾暴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