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5 頁)
葉苔磯墓 (元素字唐卿,詩人○宋刻“元素”作“元索”)
五雲山 (中有真際院。嶺上有天井,大旱不竭)
九溪十八澗
大麥嶺:
法空寺 (舊名“資慶”)
南資聖院 (濮王墳)
淨安院 (內侍董宋臣香火)
盧園 (內侍盧允升園。景物奇秀,西湖十景所謂“花港觀魚”,即此處也)
崇真宮 (昔為女冠。今為永淨尼寺)
茆家步
獨角門
淨嚴廣報院 (內侍董永仲功德)
隆興庵 (楊寺廨院)
黃泥嶺
水陸庵 (楊寺廨院。後名“慶安院”)
妙心寺
水竹塢
西湖三堤路:(蘇公堤自南新路直至北新路口,小新堤自麴院至馬蝗橋)
蘇公堤 (元祐中東坡守杭日所築,起南迄北,橫截湖面,夾道雜植花柳,中為六橋九亭。坡詩云:“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後守林希榜之曰“蘇公堤”。章子厚詩云:“天面長虹一鑑痕,直通南北兩山春。”)
第一橋 (港通赤山教場南來。名“映波”○宋刻無“南來”二字)
旌德觀 (元系定香寺舊址。寶慶間,京尹袁韶改建為觀。有西湖道院、虛舟、雲錦二亭。今復為定香教寺)
先賢堂 (名“仰高”。祠許由以下共四十人,刻石作贊,具載事蹟。中以寶慶初巴陵之事,謂潘閬有從秦王之嫌,遂去之,及節孝婦孫夫人以下五人,今止三十有九人焉。中有振衣古香清風堂山亭流芳花竹縈紆,小山曲徑。今歸旌德,堂宇皆廢)
第二橋 (通赤山麥嶺路。名“鎖瀾”)
湖山堂 (旁有水閣,尤宏麗)
三賢堂 (祠白樂天、林和靖、蘇東坡。後有三堂,曰水西雲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後有小亭,曰虛舟,曰云梯)
第三橋 (通花家山。港名“望山”)
第四橋 (通茆家步。港名“壓堤”。北新路第三橋)
施水庵 (名“圓通”。有石臺籠燈,以照夜船)
雪江書堂 (胡賢良侊所居)
新水仙王廟 (龍王祠。與葛嶺者為二)
崇真道院 (賈平章建。後有閣,今改為僧寺)
松窗 (張濡別墅)
第五橋 (通由院港,名“東浦”。北新路第二橋)
第六橋 (通耿家步港,名“跨虹”。北新路第一橋)
小新堤 (淳祐中,趙京尹與<;img height=32 width=32 border=0 src=/bzk/;胞自北新路第二橋至麴院築堤,以通靈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夾岸花柳,比蘇堤。或名“趙公堤”)
履泰將軍廟 (有天澤井,葛仙翁所植虯松。將軍錢墉人,姓孫,名顯忠,仕吳越時。嘉熙時,趙與權尹京,禱雨有驗,奏聞,因敕封天澤侯)
楊園 (楊和王府)
永寧崇福院 (又名小隱寺,元系內侍陳源適安園。近世所歌菊花新曲破之事,正系此處。獻重華宮為小隱園,孝宗撥賜張貴妃。寺前有澗曰“雙峰”,又曰“金沙”)
裴園 (裴禧園。誠齋詩云:“岸岸園亭傍水濱,裴園飛入水心橫。傍人莫問遊何處,只揀荷花開處行。”)
喬園 (喬幼聞園)
史園 (史屏石微孫○宋刻“石微”作“右微”)
資國院 (舊名“報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