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敦煌莫高窟繪畫藝術——單獨篇(第2/9 頁)
宏壯觀。
鹿王本生故事:採用橫卷式連環畫的表現形式,按兩頭開始、中間結束的特殊順序佈局,畫面中央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尾,給人留下回味和想象的餘地。畫面上象徵性的山水和宮闕,說明了人物活動的環境,發展了漢代畫像的平面裝飾美。
沙彌守戒自殺故事:有一虔誠信佛的長者,送子出家為沙彌。少女見而傾心,求與沙彌婚配。沙彌心志堅定,寧捨身命,不捨佛法。國王為表彰沙彌守戒自殺,火化其屍,起塔供養。此圖屬直線型橫卷式構圖,情節從左至右順序排列,情緒變化多端,疏密有致。
水月觀音:畫面上南海茫茫,景色寥廓,在透明的巨大圓光裡,顯現出頭戴金冠、長髮披肩、瓔珞環釧、腰繫長裙的觀音菩薩,半側身若有所思。身後山石如蒼松般高聳入雲,遠處虛無縹緲,景色寧靜優美,宛如仙境。整個畫面有動有靜,綠色與藍青色的互動運用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莫高窟第103窟山水畫:位於南壁經變畫中,為盛唐繪製。構圖簡練且集中,主要有兩組山崖相對如闕,左側巖間有泉水湧出,下面是河流,河邊旅人正駐馬觀泉。崖上青藤翠蔓描繪細緻,岩石以淡墨線勾出輪廓,行筆勁健,輔以青綠暈染,顯示出質感。上部遠景為平緩的山丘,山間有一行人走出。這幅山水畫近景、遠景層次分明,用色單純、清爽,岩石的勾勒及皴法頗具特色。
敦煌壁畫的風格特徵在不同歷史時期有所變化:
- 北朝時期:前期壁畫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用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色調熱烈濃重,線條純樸渾厚,人物形象挺拔,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後,底色多為白色,色調趨於雅緻,風格灑脫,具有中原的風貌。人物造型多是頭戴花蔓或寶冠,曲發垂肩,面相橢圓,直鼻細眼,耳輪長垂,體態粗壯,肩披大巾。故事畫中的世俗國王與菩薩相同,均為西域式衣冠;世俗婦女服裝多為龜茲式。面部暈染採用表現明暗的凹凸法。在構圖上,畫面多采取散點、平列的裝飾性構圖形式。
- 北魏中後期:受到本土民族藝術、魏晉畫風的影響,人物造型形成眉目開朗、面貌清秀、面帶笑容的瀟灑飄逸畫風,體現了“秀骨清像”式南朝人物畫風的影響。
- 隋代:敦煌壁畫的風格特徵顯示出在唐代完全中國化之前的過渡演變階段,畫風由多種、多變風格逐步走向統一。菩薩臉部出現方形、長條形、寬額、秀額等多種造型;羅漢頭形有扁或圓等不同形象,可看出其融合漢梵逐步形成本土化佛教人物形象典型特徵的軌跡;菩薩姿態從嚴肅端正的直立逐漸過渡到一腿微曲,另一腿自然傾斜、具有動感的自然而優雅的姿態。
- 唐代:是石窟壁畫藝術的鼎盛時期,完全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風格,是典型的中國化壁畫藝術典範。人物造型姿態舒展優美,神情氣質雍容大方,具有大唐帝國的風韻。人物描繪更加細緻,比例適度,體格豐滿,體現出盛唐時代佛教題材的豐富和浩大,以及審美意趣的世俗化、民族化和造型的寫實化。
- 宋元以後:佛像造型漸趨纖細、繁瑣。宋代繪製的《五臺山圖》是敦煌壁畫中有創造性的巨構。西夏時期的菩薩造型結構挺拔結實,效果似版畫。元代第3窟的南、北兩壁畫《千手千眼觀音》和《千手託缽觀音》,畫面筆墨精湛,神采動人,根據畫中物件表現的需要而分別用不同的線描,充分刻畫出各種質感的不同效果。
敦煌壁畫的色彩語言也極具特色,其色彩運用大膽、鮮明而濃重,視覺效果強烈。例如金色常被用於佛和菩薩的衣飾,象徵高貴莊嚴和富麗輝煌;而鎮妖降魔的題材則多用深黑或深褐色的調子,以增強主題的象徵意圖和藝術感染力。
敦煌壁畫不僅是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宗教、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