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先秦時期繪畫藝術(第1/3 頁)
先秦時期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重要發展階段,具有獨特的形式和特點,以下是對這一時期繪畫藝術的詳細介紹:
一、帛畫
帛畫是先秦時期繪畫的重要代表。我國現存最早的繪畫實物是湖南長沙楚墓先後出土的兩幅旌幡性質的帛畫。
1. 《人物龍鳳帛畫》:出自長沙陳家大山楚墓,描繪了一細腰長裙、側身向左、合掌祝壽狀的貴族婦女,在騰龍舞鳳的接引下,向天國飛昇的景象。其特點包括人物皆做正側面的立像,透過衣冠服飾表現其身份;比例勻稱,儀態肅穆;勾線流利挺拔,設色採用平塗與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調莊重典雅。
2. 《人物御龍帛畫》:出自長沙子彈庫楚墓,畫中是一位危冠長袍、蓄有鬍鬚、神情瀟灑、側身擁劍的貴族中年男子,頭頂華蓋,駕馭舟形巨龍向天國飛昇的場面。
這兩幅帛畫反映出戰國時期肖像畫的一些特點:以正側面立像展示人物,藉助衣冠服飾體現身份;人物比例協調,儀態莊重;線條流暢挺拔,色彩運用上平塗與渲染相結合。它們標誌著中國古代繪畫獨特風格的初步形成,為後世中國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漆畫
中國現知最早的風俗畫是《人物車馬出行圖》(漆畫),以黑漆為底,用硃紅、熟褐、翠綠、黃、白等多種顏色,以平塗、線描與勾點結合的技法,描繪了王室貴族納聘迎親的生活場景。
其藝術特色主要有:
1. 毫無神秘色彩,表現世俗生活內容,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趣味和主題,這種對世俗生活的描繪在中國繪畫中逐漸佔據重要地位。
2. 構圖上把空間和時間混合表現,全圖用五棵隨風搖擺的柳樹,把畫面分為五段,各段分別繪出行、迎送、對話等情節。這種構圖方式是中國古代繪畫最基本的構圖處理手法之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3. 形象生動,使畫面充滿生活氣息。
三、青銅器紋飾
先秦時期的青銅器不僅具有實用價值,其精美的紋飾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1. 饕餮紋:也叫獸面紋,是商周青銅器上最為常見的紋樣。其主要特徵是主體部分為正面的獸頭形象,兩眼突出,口裂很大,有角與耳,有的兩側連著爪與尾,也有的兩側作長身卷尾之形,實際上多是由兩條夔龍紋以鼻樑為中心,側身相對組成。饕餮紋的鼻、角、口部變化豐富,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動物。多用作輔助花紋,以柔韌的陰線刻出,或作陽線凸起,構圖豐滿,主紋兩側常以富於變化的雲雷紋填充。饕餮紋具有鮮明的宗教文化特徵,與商周宗教文化有天然聯絡,其兩側配鳥紋,與目、眉構成神像,用以強化祖神文化。它主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前期,到東周以後再度流行時已失去原先的主導地位和獰厲色彩,而成為華美的裝飾。
2. 龍紋:作為青銅器紋飾,最早見於商代二里岡期,以後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商代多表現為屈曲的形態;雙體龍紋,亦稱“雙尾龍紋”,其狀以龍頭為中心,軀幹向兩側展開,這類紋飾呈帶狀,體軀有充分展開的餘地,實際上是龍的整體展開的,盛行於商末周初,大多施於方彝或方鼎口沿上。
3. 蛇紋:有三角形或圓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突出的大圓眼,體有鱗節,呈捲曲長條形,其特徵明顯,往往飾縮得很小,也有人認為是蠶紋。個別有作為主紋的,見於商代青銅器上。商末周初的蛇紋,大多是單個排列;東周時期的蛇紋大多很細小,作蟠旋交連狀,舊稱“蟠虺紋”。
4. 鳥紋:鳥長翎垂尾或長尾上卷,作前視或回首狀,在青銅器上大多作對稱排列。商代鳥紋多短尾,鳳鳥紋也是商周兩代共有的青銅器紋飾,其發展演變中出現的變異具有斷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