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秦漢時期的中國服飾(第2/3 頁)
有蔽膝、佩綬、赤舄等配飾。
- 地位:是秦漢時期最具代表性的禮服之一,體現了封建等級制度和禮儀規範,對後世的禮服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6. 深衣:
- 特點:秦漢婦女以深衣為尚,衣襟繞身盤旋而下,層數比戰國時有所增多,下襬部也有所增大。這種衣服將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能夠包裹全身,穿著時顯得端莊、優雅。
- 地位:深衣在秦漢時期廣泛流行,不僅是女子的禮服,也是男子的常服之一,是秦漢時期服飾的重要代表。
7. 襦裙:
- 特點: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秦漢時期的襦裙,上襦為短衣,長度一般至腰間,斜領、窄袖;裙子由多幅素絹連線拼合而成,下垂至地,上窄下寬,裙腰兩端封釉卷條,以便繫結。
- 地位:是秦漢時期女子的日常服飾,展現了當時女性的柔美和優雅,對後世女子服飾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8. 直裾袍:
- 特點:西漢時出現,東漢時盛行。直裾袍與深衣類似,但衣襟為直裾,而非曲裾。其樣式為大襟斜領,袖口部分收緊,全袖較為寬大,整體造型簡潔大方。
- 地位:直裾袍在秦漢時期逐漸普及,替代了部分深衣的功能,成為男子的一種重要服飾,反映了秦漢時期服飾的演變和發展。
至於這些服飾的具體“作者”,由於年代久遠,當時的服飾製作大多是由民間工匠或宮廷的裁縫完成,並沒有明確的個人作者記載。這些服飾是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由無數的工匠和勞動者共同創造和傳承下來的。它們不僅是秦漢時期人們的日常穿著,更是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後世的服飾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漢時期的服飾文化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6. - 深衣:秦漢時期的深衣對後世影響深遠。這種將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的服裝樣式,既方便穿著又不失端莊,成為後世許多傳統服飾的基礎形制。在魏晉南北朝、隋唐等時期,深衣的變體仍然廣泛存在,並且在一些重要場合被人們穿著。直到明清時期,深衣的一些元素還能在部分服飾中看到影子。
- 曲裾和直裾:曲裾和直裾是秦漢時期兩種主要的長袍樣式。曲裾深衣通身緊窄,後片衣襟接長,形成三角,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片的末梢,具有獨特的美感和優雅的氣質;直裾則相對簡潔大方,西漢時出現,東漢時逐漸普及。這兩種樣式為後世漢服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在現代的漢服設計中,曲裾和直裾的元素也經常被運用,成為漢服的經典款式。
- 襦裙:上襦下裙的服飾搭配在秦漢時期已經非常普遍,並且這種搭配方式一直延續到後世。無論是唐代的齊胸襦裙、宋代的窄袖襦裙,還是明清時期的襖裙等,都能看到秦漢襦裙的影子。襦裙的基本形制和穿著方式對中國古代女性服飾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7. 服飾顏色方面:
- 尚黑傳統:秦朝以黑色為尊,這一色彩偏好源自於鄒衍提出的“五德始終”說,黑色作為水德的象徵被秦始皇採納為國家的代表色。這種尚黑的傳統雖然在後世有所淡化,但黑色在服飾中的地位一直比較特殊,常常被視為莊重、嚴肅的象徵。在一些重要的場合,如祭祀、葬禮等,人們仍然會選擇穿著黑色的服飾。
- 等級色彩區分:秦漢時期對於不同階層的服飾顏色有著嚴格的規定,比如官員三品以上穿綠袍,庶人穿白袍等。這種以服飾顏色來區分等級的制度,對後世的官服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隋唐、宋、明等朝代的官服體系中,顏色都是區分官員等級的重要標誌之一,不同品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