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禮儀之爭(第2/2 頁)
給孝宗皇帝,那興王一脈豈不是絕嗣了嗎?
朱厚熜知道自己這個時候必須出來表態了,於是站出來道,“若不能奉養雙親,延續祭祀,小王寧願回安陸當一閒散王爺,也不願當一無情帝王!”
興王大妃蔣氏此時拉著張太后的手為難道,“可惜我就只有一個兒子,要是有兩個兒子,便是過繼一個給皇嫂也無妨!”說完,不留痕跡地打量了張太后一眼,見她面帶焦急之色,這才放下心來。
張太后其實對楊廷和的提議頗為心動,想過繼朱厚熜來延續丈夫孝宗皇帝的祭祀,只是聽了蔣氏和朱厚熜的話後,便覺此舉著實有些強人所難。
楊廷和見張太后有所意動,於是建議道,“老臣以為,興王承襲皇位後,可以從其它藩王宗室中選取品行優良的子弟過繼給興獻王,延續他的祭祀,這樣既可以保全孝宗皇帝一脈的祭祀,也可以保全興王一脈的祭祀!”
說白了,他的辦法就是朱厚熜過繼給孝宗一脈後,再從其它藩王宗室中過繼一個孩子給朱厚熜他爹,這樣一來,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想想都覺得自己聰明!
朱厚熜被楊廷和的奇葩想法雷得外焦裡嫩,擱這兒玩擊鼓傳花呢?虧你還是首輔呢!
長史袁宗皋更是直翻白眼,索性不理。
張太后也覺得此法不妥,於是再問道,“還有其它的辦法嗎?”
這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出來勸道,“太后,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眼下談不攏,那不妨先請興王登基,再讓楊大人請朝野禮官商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他雖然也想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和稀泥的本事還是有的!
張太后一聽,不覺微微點頭,此法可行,先把手頭緊要的事糊弄過去再說!
朱厚熜眼前一亮,當即站出來表態,“小王以為,此舉可行!”就他前世瞭解,“大禮儀”之爭可是持續了十幾年,根本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講清的。
此事看似是對禮制有爭議,但其實背後還牽扯到以楊廷和為首的舊黨和以嘉靖帝為首的新黨之間的權力鬥爭!
嘉靖帝因為在“大禮儀”事件中興起大獄,隨意鞭打反對自己的大臣,被史官們變著花樣黑,所以這麼大的一口黑鍋朱厚熜堅決不背,他只丟擲問題,具體的事由得楊廷和他們去折騰!
楊廷和想了想,現在朝中幾乎都是他的人,商量來商量去,還不都是由他做主,當下點頭道,“老臣附議!”
雙方相視一笑,卻是各有各的算計!
很快,太監們便擁戴著朱厚熜到側殿更換龍紋袞服,大臣們則直接到奉天殿等著朝見皇帝。
明黃色的龍袍將朱厚熜襯托的越發英明神武,待他轉過身來,太監和宮女們紛紛跪下,口呼萬歲不止。
在儀仗的簇擁下,朱厚熜緩步登上奉天殿的高臺,在寶座上坐下,一旁的近侍太監拿起聖旨唸了起來,“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奉皇兄遺命入繼大統………………改元嘉靖!”
唸完後,立於大殿兩旁的文武大臣並一眾勳戚紛紛行三拜九叩之禮,山呼吾皇萬歲萬萬歲!宏大的唱和聲在奉天殿內滾滾響動,好似雷鳴一般震耳欲聾。
朱厚熜抬手道,“諸位愛卿免禮!”一舉一動盡顯帝王氣度,便是首輔楊廷和見了,也暗自點頭,朱厚熜給他的印象比正德皇帝朱厚照強多了!
朱厚熜看著跪在殿下的一眾官員和遠方匍匐著的宮殿廟宇,心中一陣激動,“從現在起,我就是大明皇帝,紫禁城之主,萬王之王!什麼韃靼小王子、俺答汗、倭寇、建奴,碰上我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倒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