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採金線蓮(第1/2 頁)
好幾套竹筐,竹鏟已經準備完畢,就等明天出發上山了,小豬要過兩天才能到,豬舍已經用生石灰消毒完畢,也暴曬了好幾天,可以使用了。已經和村裡有母豬的人家說好,三天後統一把小豬仔送到豬舍,宋飛出價一斤比外面高兩毛。 一隻小豬也就二三十斤,二十隻差不多六百塊,和上次省城那幾枚銅錢的價格差不多,當然,不算那三枚西王賞功錢,那個宋飛可捨不得賣。三枚西王賞功幾乎天天被他把玩,包漿已經很好了。 九月的天,太陽已經沒那麼大,金線蓮要差不多三天才能曬乾,現在有地方放,不會再堆在二哥屋裡,宋飛蓋的四間青磚房已經晾乾了,幾千斤都能放得下。 第二天一早,兄弟四個,加上兩個姐姐,還有嫂子,幾乎全家出動,現在也不用避著村裡人了,一路上宋飛把如何採摘,哪個環境適合金線蓮生長,都一一告知了宋建軍們。 上山後各自分開,專門找那種比較背光的,溼潤的地方找,宋飛第一個開張,在一片竹林和灌木交界的地方,一大片生長旺盛的金線蓮,就隱藏在落葉之間。 擼起袖子開幹,把竹筐放在身邊,用竹鏟小心翼翼的連根一起挖起一株,抖掉根部的泥土,放入竹筐內。就這樣,宋飛蹲麻了就站直身體休息會,然後蹲下接著挖。 這可比摘金銀花累多了,一個上午,宋飛感覺兩條腿已經不是自己的了。酸,麻,脹,疼,不知道幾個哥哥姐姐他們怎麼樣,應該比自己好不了多少。 快中午了,宋飛收拾竹筐開始下山,揹著滿滿一筐,差不多有三十多斤。也不知道能曬出來多少。 這次挖金線蓮,宋飛和家裡人說好了,誰挖的歸誰,到時候稱好一起賣,賣了再按照各自的重量分錢,畢竟哥哥姐姐們都是大人了,就算兩個姐姐也是大姑娘了,村裡都分地包乾了,自家也不能吃大鍋飯。 回到竹樓那裡,發現他們都已經到了,各自找了片平地,已經把金線蓮攤開晾著了,當宋飛的也攤開後,居然比他們的還多。 這就讓二姐不服氣了,“小四,老實交代,還有什麼秘密沒說,哼哼,居然比我們幾個挖的還多”。 宋飛無奈,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挖不過他,只能是運氣不好,沒找對地方。宋飛衝他做個鬼臉,不理她。氣的二姐哇哇叫著就想過來捏宋飛的臉,反而被大姐揪住耳朵拉走了,一頓教訓是免不了的。可憐的娃,宋飛替他難過三秒鐘。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一轉眼三天過去,今天是村裡人來送小豬仔的日子,宋飛沒有再去挖金線蓮,宋大剛和楊秀芹和他一起到了豬舍那裡。 推出來新買的磅秤,等著人來,不一會就聽到外面嗷嗷的小豬仔的聲音在靠近,宋飛知道第一個送小豬崽的人來了。 果然,不一會,村裡一個叫宋貴的大爺,用竹筐拉著兩隻小豬崽過來了,宋飛一邊迎上去幫忙,一邊說道:“就等大爺您了,今年您這小豬仔養得好啊,一隻能有三十多斤吧,抬過去過稱”。 宋飛猜的很準,兩隻小豬一共六十二斤,宋貴笑嘻嘻的到宋大剛那裡領錢,揣好錢也不急著走,說是留下一起幫忙,宋飛自然是樂意的。還順便湊過去請教了一下養豬的小技巧。 村裡幾乎有一半人家養豬,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有的擅長怎麼治小豬拉稀,有的擅長怎麼治小豬不吃食,還有兩家的大爺會閹豬,這個就太好了,村裡人養豬很少閹割,所以長的慢。 宋飛打算公豬除了留兩頭當種豬外,其他八頭都給閹了。母豬當然留著長大後下崽用,過段時間再去肉聯廠問問看,哪裡有賣“長白豬”的,買幾隻當父本,這樣自己就能培養出二元豬,甚至三元豬。 不一會兒又有兩家過來,讓宋飛開心的是,居然有一家的小豬仔是白色的,明顯和其他黑豬,花豬不同,忍著激動一問,果然就是自己剛剛想到的長白豬,還是兩隻公的,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啊。 這倆必須留著,兩隻小豬被宋飛看的瑟瑟發抖。 一上午就這樣過去了,二十隻小豬也都住進了嶄新的豬舍,暫時六隻小豬一間,方便餵食。那兩隻長白被宋飛單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