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4/4 頁)
“哎,就是這個道理人家來我們這裡玩,就是厭倦了城市裡的鬧騰,想要靜一點兒,隨心所yù一點兒。咱們鎮上的居民,既然都成了經營戶,那就要有顧客至上的意識。shouda8。c/o/m手、打。吧更新超快)既然他們不喜歡過多的打擾,所以我們做生意,也不能像外面那樣,拼了命的攬客。還是那句話,熱情是應該的,但別嚇到人了。咱們越是保持平常心,越能讓人喜歡。”
“那照你這麼說,還搭什麼戲園子啊,那依依呀呀的不會吵到外頭來的人?”楊一二舅爺一輩子的農民,老來得閒,除了伺候鎮尾那兒的一畝三分地,平時就是聽曲,要不和熟人擺個龍mén陣,對於怎麼樣經營旅遊點的小店,那是一竅不通的。
“哎,不是。”楊一說的嘴巴也幹了,還是說不清楚,乾脆很是**地擺擺手:“反正戲園子是天天要開的,不過也不用去請戲班子了,平時舅公他們自己搗鼓的就很好了。還有印染坊,窯廠這些地方,就算是沒有活計,也要開著,千萬不能停業。”
“天天燒窯?”楊一的三堂舅,就是鎮子裡窯廠的負責人,也是這一輩唯一的陶瓷手藝人,聽到楊一的話,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要是天天都開窯,這怎麼行得通
楊一就很是無奈地笑了:“不是天天燒,就光是拉胚也行啊,誰說非要開窯了?那些來遊玩的客人,多數也就親自試驗一下怎麼和泥,怎麼制胚,誰還真願意去燒窯啊?現在什麼天氣,熱都熱死了,你倒貼錢請人去看,人家都不願意呢。”
聽明白瞭解釋,楊一的三舅使勁撓頭,看樣子總算是理解開窯的意思了。
“行,小一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等明兒一大早,我就叫人挨家挨戶通知下去。咱們鎮子雖然小,但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不會nòng出什麼丟臉的事。”二舅公點點頭:“還有宴請區領導的席面,歡迎儀式,也都cào辦的差不多了,不會出岔子的。你再幫著想想,看看還有啥需要注意的地方?”
楊一仔細思考了半天,也沒發現有什麼疏忽和遺漏,不過在聽到宴請區領導的時候,卻腦子一轉,連連頓手:“那個席面,是安排在祠堂那邊吧。舅公你通知一下,把一些咱們這裡的特sè點心,好吃又好做的那種,像是青糕,米糖,燻臘的小魚小蝦什麼的,也多準備一點兒,免費給客人品嚐。”
看到眾人有些愣神,他趕緊又補充一句:“就一天,huā不了多少錢,以後可以定時舉辦這種聚餐活動,那個時候再收錢也不遲嘛。但一定要保證衛生和味道。”
原來還是招攬客人的招數,大家這下就都明白過來了,但也沒什麼意見,都支援得很。以前舊年月的時候,每逢元宵節,溪止鎮上也有在祠堂擺百家宴的習慣,只不過來吃的人都是自己人,而且也就那一天而已。流程大家也都熟悉,倒是不用huā什麼心思。
“那行了,我也沒什麼要說的了,明天等區領導過來剪綵以後,大家就坐在家裡面數錢吧。以後咱們這兒的日子啊,只會越來越好。”
看到楊一沒什麼要說的,他二舅公卻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對了,還有個事情。下個月的三號,是個好日子,我們這些老傢伙一致決定了,把你的名字加到祠堂裡面。”
嗯?楊一詫異地看著舅公,卻發現一群老人都肯定地看著自己,顯然這個訊息只是告訴他而已,他自己是沒有決定權的。不過能讓大族裡的十幾位耄老一致透過這個提議,想來除了開發旅遊這一個功勞外,那些防控防汛的措施,也是很重要一個理由。
吳越之地,不僅是相隔十里鄉音不同,就連各個宗族祠堂,也都有著各自的規矩。像是楊家祠堂,就不只是供奉先祖牌位的地方,早年那些中了榜的秀才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