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漢血無界 千鈞一羽(第1/3 頁)
江南道,辰州。
已到掌燈時分,沅水岸邊火光如晝,就連對岸酉山之上也是燈火熒煌。
沅陵縣廨從縣令到縣尉再到衙吏,二十餘人全都留在了兇案現場。他們如此勞師動眾當然不是因為兇案,而是因為一個人,辰州刺史張矩。
張矩和江漁站在船上,將客船前前後後、裡裡外外查了一遍。江漁的面色愈發凝重,摸著船艙上的刀痕,道:“屍首和船上有四種武功印跡,少海幫的「七絕滄龍」、燕山鐵旗門的「離魂無相」、點蒼派的「流雲刀」,還有……吐蕃的「漢血無界刀」。”
“「漢血無界刀」?”
“吐蕃國師赤桑自創的刀法,據說在大非川一役屠戮我唐軍上千人,葛爾欽陵親自將其名為「漢血無界刀」。”
兩人正說著,又一艘客船從對岸駛來,站在船頭的一人抄水掠上了河岸,叉手施禮道:“羅明府、姜少府,給縣廨惹來這些麻煩,裘某實在過意不去!”
羅縣令使了個眼色,姜子忠正色道:“裘先生,這三具屍首可是武盟的人?”
裘洛戎一聽姜子忠的語氣,心知此事不妙,倒不是因為案子多麼棘手,而是因為縣廨不同尋常的態度。裘洛戎走近屍首,目光暗中掃過在場的眾人,道:“正是。”
姜子忠依舊冷聲道:“三人姓甚名誰,死前所做何事?”
其實,裘洛戎在船上望見江漁時,就覺得此事有些蹊蹺。他平日裡與辰州各縣廨走動得勤,與武盟有關的命案,縣廨通常都會交由他來處置,不會告知望酉坊,更不會像今日這般生分。
“回姜少府,死者是武盟俠理寺的巡判米有餘和武衛彭多利、範賢,他們是奉命追查潛藏在武林各派的吐蕃細作。”
姜子忠轉頭看看羅縣令,羅縣令瞪了他一眼,姜子忠又道:“他們追查的是哪門哪派?”
“河南道萊州少海幫。”
“少海幫外通吐蕃可有證據?”
“據在下所知,米有餘已將證據送至萊州府,少海幫主已受審下獄。”
“照你所言,死者可能是遭仇殺報復?”
“有此可能,不知可否容在下將屍首帶回酉山詳查?”
張矩跳下船,走近兩步道:“命案發生在沅水,裘先生因何理由要將屍首帶回酉山?”
裘洛戎何等老辣,見張矩雖麻布青袍,但丰神清朗、氣度不凡,料想他絕非布衣。再看看羅縣令的眼神,裘洛戎已猜到了七八成,叉手道:“並無憑據,只是江湖仇殺通常會留下武功印跡,武盟熟知各派武學,或許能從屍首上找出更多線索。”
“言之有理……”張矩道。
羅縣令等人聞言,暗暗鬆了口氣,誰知張矩又接著道:“羅明府,屍首先送縣廨殮房,請裘先生到縣廨,我隨後就到。”
……
張矩換上官服,囑咐了苗若玫幾句,又馬不停蹄趕到沅陵縣廨。羅縣令、姜子忠和裘洛戎三人已在內堂等候。
張矩一進門便問:“裘先生有何發現?”
裘洛戎將屍首身上查出的武功印跡講了一遍,與江漁所說一般無二。張矩道:“裘先生,武盟如何得知少海幫勾結吐蕃?”
“這事還得從張使君探破緋雲閣謀叛案說起。朝廷的巡察使和監察御史從緋雲閣留下的線索中查到了少海幫,武盟是應巡察使之邀,派米有餘等三人協助萊州府徹查少海幫謀叛的證據。”
“少海幫幫主已經伏法,現在殺米有餘三人於事無補。若說是仇殺洩憤……少海幫如果還有餘力報仇,不是更應該蟄伏待機嗎?殺人洩憤只會再度引來朝廷的追查,這完全不像是圖謀反叛之人的行事手段。”
“而且,兇手殺人後還留下吐蕃的武功印跡,這豈不是告訴我們,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