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第1/2 頁)
“陛下,臣……臣……”
錢龍錫言語結巴,欲解釋,又怕惹惱朱由校。
些許頑固不化的腐儒,整日不做學問,卻滿腹牢騷,對朝政指指點點,朝廷是聽之任之。
孰料,這群腐儒竟欲串聯起來對抗皇帝,對抗朝廷,對抗朝廷施政方針,士可忍,孰不可忍。
朝廷政令,大政方針,全是總參,內閣高階官吏,依照大明國情制定出來的政令。
他身為閣臣,部分政令還是他出謀劃策,這自哀自怨地腐儒,公然得罪朝廷一大片重臣。
錢龍錫見皇帝怒氣未消,恭敬說:“陛下,臣斷然沒有駁斥陛下的意思,更不敢輕視科學念頭,打斷陛下治國理念,望陛下明察。”
朱由校深呼口氣,朗聲說:“錢卿,此事朕不怪你,朕只是氣惱至今國朝讀書人,依然抱殘守缺,墨守成規,故步自封。朕說過,當今時代乃千年未有之變局,列國之爭,更甚於春秋爭霸,海外各國無不變法圖強。
昔年,無論齊國??管仲改革,?鄒忌變法?,還是晉國?狐偃改革,又或??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趙國胡服騎射,及秦國商鞅變法,??申不害變法?,?燕國??樂毅改革?。無不為變法圖強,古人尚且清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達則兼濟天下的道理,千年後,大明竟然還有迂腐不化的蠢貨。
難道要等到西方列國發展出堅船利炮,以火炮敲開大明國門,佔我疆域,搶我錢財,毀我道統,將百姓當豬仔販賣嗎?”
滔滔不絕宣洩一通,朱由校端起茶杯輕吮幾口,潤了潤嗓子,繼續怒斥說:“五代十國,皇帝走馬觀花,篡位猶似家常便飯,頂層皇帝尚且朝不保夕,底層百姓更是命如草芥。
仁義禮智信崩潰,對道德嗤之以鼻。以至於人真正成為食材,軍閥和手底下計程車兵把吃人當作愛好。
人越輕視道德,世道越是混亂。世道越混亂,人對道德更看輕,形成惡性迴圈,神州大地血流漂杵,猶如人間煉獄。
宋朝以來,儒學積極自救,重振道德信仰,提出極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從一個極端達到另一個極端的主張。
這段時間,經過儒學家努力,神州大地道德迴歸,漸漸慢慢遠離五代十國的陰霾,以至於程朱理學成為前元,大明國學。
然而,太祖建國以來,大明沒有面臨宋代的道德困境,程朱理學日益成為神州大地的束縛。
宋元時代,程朱理學沒有錯,更是時代的責任。有明以來,時代變了,程朱理學不符合時代潮流。
若繼續獨尊程朱理學,以程朱大學為科考主題,無疑是種倒退,使人思想封閉,保守,頑固不化,缺乏人性。
當繼續大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幹,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進而讓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包羅永珍,涵蓋乾坤。
李若璉,抓捕京城勾結串聯的儒生,統統關押進詔獄,來年以囚徒的身份發配去新洲島莊園,十年內,嚴禁踏進大明地界。”
皇帝滔滔不絕,怒斥腐儒,怒斥程朱理學,重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幹,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意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氣氛。
今日,更嚴懲自哀自怨,對抗朝廷的腐儒,無疑是要敲山震虎,堅持推行目前的國策。
李若璉出列,恭恭敬敬領命。
皇極殿,文武百官亦抱著朝笏,異口同聲說:“臣等謹遵陛下旨意,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幹。”
朱由校面不改色,囑咐說:“朝廷修建學院,學堂,提倡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非支援文化黨爭,黨同伐異,更非牛鬼蛇神的虛妄之說,朝廷重拳打擊鬼神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