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3/4 頁)
輩份之懸殊,年齡之差異,加上謝朗曾經的準駙馬頭銜,薛蘅的守貞閣主身份,這樁婚姻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在京城掀起無數口誅筆伐、流言蜚語。
然而當謝朗在長老大會上力駁群儒,帶走薛蘅,皇室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再後來,薛謝二人並肩作戰,帶領三萬將士力守左家堡,為擊敗丹軍立下赫赫功勳。當捷報傳來,薛謝二人的雄姿英風,幾天之內便在涑陽遐爾遍傳、婦孺皆知。
人人都知道,若沒有薛蘅智擒丹國王子,將丹軍主力拖在左家堡,若沒有謝朗與她的浴血奮戰,丹軍的鐵蹄極有可能踏過漁州,甚至更南的廣袤土地。
人們相互傳告,相互議論。百姓們是很容易去敬重一個英雄的,更何況是真正為國為民的英雄。他們也更樂意去為這位英雄塑造一個為愛情堅貞不屈的形象,原本對薛謝二人戀情一面倒的責難之聲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六月初,景安帝命弘王、雍王中秋後遠赴封地,自此,朝中上下都知平王入主東宮只是時間問題。
六月末,柔嘉公主為了邊疆的安寧,自請出塞和親,遠嫁庫莫奚王子,贏得文武大臣、民間百姓的一致稱讚和尊敬。
七月,驍衛軍載譽凱旋,謝朗毫不顧忌成千上萬旁觀者的側目,與薛蘅並肩攜手入城。景安帝召見傷愈回京的謝朗和薛蘅,語多嘉勉。又封謝朗為撫遠大將軍,轄神銳、神武、寧朔、驍衛四軍,統領北境軍務,鎮守燕雲關。景安帝又對此次有功將士論功行賞,就連謝朗的兩名貼身小廝謝柱、謝武也被允脫離奴籍,抬入軍中,還封了校尉,更對薛謝二人大加賞賜。至此,薛謝二人的婚事,再無一人公開反對。
儘管街頭巷尾還有不少閒言碎語,儘管姚稹一干古板之人多有非議,但絲毫影響不到謝府辦這樁喜事的心情,更何況平王還將代表天子前來喝一杯喜酒,這喜事自然辦得熱鬧非凡。
亥時初,參加喜宴的客人陸陸續續告辭而去。
管家正領著一眾隨從在門口送客,忽聽馬蹄得得,從東面長街過來數騎駿馬。快至府門前,為首二人率先下馬。一人三十上下,青袍冷肅,另一人身姿颯慡,卻是一名身著紫衫的年輕女子。
紫衣女子道:&ldo;就是這裡了,趕得正及時。&rdo;
青袍男子微微一笑,聲音雖低沉,卻似有一股磁性,&ldo;不知這讓你念念不忘的薛閣主,到底是何等人物。&rdo;
&ldo;她今天是新娘子,大哥想見也見不著。&rdo;紫衣女子眉梢微挑,淡淡應道。
二人並肩走到謝府門前,紫衣女子拱手道:&ldo;敢問這裡可是謝朗謝將軍的府第?今日可是謝將軍和薛閣主成親之日?&rdo;
管家打量了一眼這紫衣女子,見她生得明眸皓齒,儀態大方,更有一股掩飾不住的尊貴氣度。管家迎來送往多年,練就了一雙火眼金晴,看出來她身份不比尋常,忙趨下石階,躬腰道:&ldo;正是。敢問小姐是‐‐&rdo;
紫衣女子道:&ldo;我是薛閣主的朋友,聽聞她今日成親,特來送一份賀禮。&rdo;說著從身邊的行囊中取出一個半尺長的錦盒。
管家忙雙手接了,道:&ldo;請小姐進府喝一杯水酒。&rdo;
&ldo;不了。&rdo;紫衣女子道:&ldo;我還有要事,他日再來拜訪薛姐姐。&rdo;
管家聽她稱薛蘅一聲&ldo;姐姐&rdo;,唯恐怠慢了貴客,見紫衣女子欲轉身,連聲問道:&ldo;敢問小姐貴姓?小的也好上稟公子和少夫人。&rdo;
紫衣女子淡淡一笑,&ldo;薛姐姐看到賀禮,自會知道是我送的。&rdo;
管家聽得一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