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5 頁)
疲惰的戰馬,只是因訓練不嚴而使其然,這種以人為本的軍事思想已經有了現代軍事理論的雛形。
在適當的時候,我會建立軍校,這本《武經總要》會作為軍校的重點教材,讓所有的高階學員都要做到融會貫通。
想到這裡,我對著小七說道:“今日文陸兩人前來講學時將文璋一起叫來,順便讓其早些過來。”
“是,小的這就去傳話。”
講學時間還未到,三人就已到達。
陸秀夫進來時滿臉喜色,手裡還拿著一封書信。
我笑問道:“君實今日這般高興,有何喜事?”
陸秀夫也不答話,稍整儀容,跪下便磕了三個響頭,這才起身說道:“陛下,這三個響頭是臣代揚州城十數萬軍民給陛下的謝意,謝陛下之救城之策。陛下看完這封李大人的回信就知道了。”
我接過信件,這是揚州制置使李庭芝的親筆信。大致內容是說,陸秀夫來信中所言之策真是及時雨,一語道破了揚州城防禦的一大弱點,如若不然,揚州城則可能會陷入極其被動之中,甚至被蒙古人攻破而遭屠城。今李庭芝已經下令按照陸秀夫信上之言開始擴城,預計開春前就能完工,如此便不懼蒙古人的進攻了。並說道李庭芝不日便會到達臨安,向樞密院述職,屆時一定要見見那位獻計之神人。
我看完後說道:“君實,朕不是讓你說是你的建議嗎?”
陸秀夫恭敬地答道:“陛下,臣不敢居此功,在去信時只說是臣的一位朋友根據臣的描述所獻之計。”
“恩,這李大人也算是大將之才,朕自會見見。對了,今日叫三位前來,是想讓大家一起來看看這本《武經總要》。”
陸秀夫久在軍中,聽說過這本鉅作,也曾經在李庭芝那裡見過殘缺的手抄本,此時見到完整的原本,自然十分興奮。
“這本書對於我朝的軍事狀況,描述得非常全面,過會你們好生看看。朕估計再有三年我大宋與蒙古必然會發生大戰,所以軍隊的建設刻不容緩。只是目前大部分軍權都掌握在賈似道手中,你們三人有何建議?”
文天祥率先說道:“陛下,依臣之見,這禁軍中將領大都是賈似道之人,我們可以先從廂軍入手,分化瓦解,畢竟這是大宋之天下,陛下乃大宋之天子,民心之所向,按臣估計,應該會有許多廂軍會站在陛下一邊的。”
陸秀夫接著補充道:“這事臣和文大人也聊過,除了廂軍,邊軍也是要爭取的,邊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是李大人的揚州軍和湖北的襄樊軍,臣以為李大人忠心愛國,雖然得自於賈似道的提拔,但卻是心繫我朝,也應該會支援陛下。”
“文璋,朕叫你來,是讓你好好聽聽這些事情,慢慢你也要參與其中。”
“是,陛下,草民知道。”
我點點頭又對文陸二人說道:“這分化之計的確可行,你二人下去後先理出思路和方案,待朕決定後便可實施。朕認為還有其它條路可走。”
“還請陛下明示。”
“這第二條路是組建新軍。”
“新軍?”
“對。前二天朕對文璋講過,要建立一支青年衛,朕已徵得太后同意,儘管只在五百人之列,但初期的星星之火,日後必會燎原。”
“星星之火,必會燎原?陛下,這句話真可謂經典語錄也。”文天祥讚道。
“陛下的意思是以這五百人作為新軍的班底,再慢慢擴充?”陸秀夫問道。
“可以這麼講,但也不完全是,青年衛名義上是在臨安以御前侍衛之名新招五百名,但朕打算在臨安以外再秘密訓練一千人以上的隊伍,如果那雲伯飛能夠順利找回,將朕心目中的火槍造出,這二千名新軍足以當二萬甚至五萬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