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買字典(第3/4 頁)
私堂裡面不同水平的人怎麼在一起學呢?譬如我是新入學的?學師還要單獨教嗎?”
“那倒不用!私堂一般分兩個細堂,初堂和中堂。初堂一般就是啟蒙學,一般教韻律經、識字經、孝經、四季經、三字經、五字經等等。中堂是一些有水平的學員,學的是七匯八典。你要是大字不識一個,進去就是初堂。不過初堂一般分春堂和秋堂,分別是春天秋天開新堂。你如果現在進入,只能跟著大家從中間學,能吃力一點。”
“吃力到不怕!那不知道咱們鎮上哪個私堂學師教的最好?”
“本鎮要說教的最好的,其實就是我家店鋪的東主。東主是秀才功名,而且還是府試的頭名是咱們鎮上最有學問的幾個人之一。”
何寶生聽到這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那不知道貴店東主在哪教學?學費怎麼收?我能不能去?”
“你嘛!那就不好說了。我家東主一般只收十歲以下的學生。因為年齡小,未來成材的機會多。你這都十六歲了,東主未必能收,而且就算收,價格也可能比其他人貴。”
“那不知道貴東主的學費是多少錢?”
書店小二道:“你這種情況,我也不太清楚要收多少銀子。但我們東家的現在學生一般每個月都要五錢銀子起。其實你要只是為了識字的話,也沒有必要找我家東主這麼貴的學師,因為找其他學師,能便宜很多。”
“這倒也是!”何寶生點了點頭,其實他也知道,寫個字而已,應該大多數秀才級別的老師都能教。但何寶生髮現任務裡面有一個評價體系,不用說也明白,肯定是完成度高,評價就越好,同時收穫也就越高。那麼哪怕是學字,也應該認真學,找好老師教,因為這樣就會有更高的評價,從而能獲得更多的經驗,自然是更加的划算。而且他現在手裡還有十四兩銀子,就算對方的學費一個月是一兩銀子,也能學一年以上。
何寶生不相信自己一個九八五的學生,一年還學不會識字,那就太狗血了。所以不管花多少錢也得學。
想到這,何寶生道:“那我能不能拜見一下貴東主?看看他能不能收下我。”
“東主每天都有課,不過晌午的時候能回來休息一個時辰。你可以晌午再過來,行不行,我可不敢保證。”
“那好!那我中午再過來。謝謝小哥了!下次請你吃好的。”
何寶生說完,拿著書告辭離去。
……
時間很快到了中午。
何寶生再次來到了書店。
書店小二看到了何寶生道:“我家東主回來了。你的事情我和他說了,他說你來了以後,可以進去見他。”
“謝謝小哥了。”何寶生說完,掏出了一包從街邊買的零食遞了過去道:“小小意思!解個饞。”
書店小二笑著接了過來,畢竟給他送東西的人,還是不多的。
……
何寶生之前經常來送柴,自然知道里面的情況,輕車熟路的走了進去,來到了中年人經常出入的內室。
韓孝庚這會也正坐著喝茶,自然是看到了走進來的何寶生,於是放下了茶碗,看了過來:“我聽門店說,你打算去我的學堂學習,可有此事?”
“是的先生。”
“我看你年紀應該不小了?幾何了?”
“十六了。”
“十六的確不小了。我學堂的學生,大都十歲以下,五歲以上。很少有超過十歲的。原因無他,因按照我朝法典,十二歲者方可參加縣試,如一切順利,十六歲就能過三堂,分別是縣堂、府堂、院堂、然後就可以考三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才華橫溢者,二十有四就能登堂入試,受萬人瞻仰。可見入學初始的重要性。”
“那請問先生,我已經十六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