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此時不取丹陽更待何時?(第1/4 頁)
果然在袁渙說完之後,朱治精神為之一振。
此時此刻的朱治全然是意氣風發,熱血賁張,有為孫郎赴湯蹈火的激亢之心,雖九死其未悔!
在紀靈言語不敬之時,朱治都沒想過孫策會為了維護他而如此激烈。
他也以為能讓紀靈屈服、賠罪就已經是極限了。
但孫策硬是態度堅決,不惜殺戮見血,也要逼著紀靈向他負荊請罪,跪地屈服。
就這種情況下,朱治怎麼可能不為之傾倒?不心向孫郎這種意氣豪邁的英雄,難道要屈從於袁術那種冢中枯骨?
所以袁渙說完,不等孫策回話,朱治便問道:“那袁將軍當初許諾,孫郎擊破劉繇,便以之為江東守、相又何時承兌?”
袁渙不是紀靈這種庸才,如果是紀靈可能就直接回復了,還有會稽郡未平,待攻破會稽郡再以孫郎為會稽太守。
袁渙則精神剛毅,直接說道:“袁將軍部署自有其深意。孔子言,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孫將軍難道是這般國賊嗎?我聞古代賢臣,順從君主,如草從風,故君能使臣得禮,臣事君必盡忠也。袁將軍待孫將軍如腹心,而孫將軍若稍遇有不稱意之端,則必加惱怒,豈不負英雄豪俊之名?”
袁渙一言,滿堂皆驚歎其才。
在袁術這種作為的不利情況下,他還能慷慨而談,折服眾人,其才幹絕對堪稱當世之翹楚。
張昭此時開口,說道:“然牧人者,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
聞言,袁渙立即按劍,雄視四方:“我作為治中從事,今日就帶劍督巡州縣,看一看這江東之地,可有狡桀之輩,只因心懷怨懟,即生叛意?此輩國賊,我見一人,殺一人!還是孫將軍、朱府君治下,竟有叛逆能殺我這州郡長吏?”
敢在無數甲士環繞之下,手按劍柄,威脅所有人,袁渙雖然只是一介文臣,壯勇卻與跪服在地的紀靈有天壤之別。
孫策亦笑著撫掌而贊:“袁治中勇冠賁育,著實令人欽佩。我等皆為漢臣,何來叛逆之談?我當初言可得兵三萬,以佐明使君匡扶漢室,壯言尤在,壯志仍存,絕無半分虛假。”
袁渙這才收了按劍之姿,有所緩和,傳聞孫郎忠厚,他此前一直不信,今日看來,寬厚尚不好說,忠倒的確難以質疑。
所以袁渙直接說道:“袁將軍有掃平徐州之雄心,在淮南積粟練兵,以匯聚實力。孫將軍既然已克江東,那就請派將校,佐軍征戰。”
孫策淡笑著說道:“可!袁將軍既然有需,那我自然是義不容辭。必派將校軍士助袁將軍吞滅江淮。”
看著從容淡然的孫策,袁渙胸中頓時凝重起來。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他越是這種淡然的態度,驟起時劍鋒就越凌厲。
果然孫策淡然說完就隨即問道:“那袁將軍又打算使我如何穩固江東局勢?劉振武整兵豫章在西,王朗屯兵固陵在南。丹陽、吳郡皆各有長吏,恭守郡縣。唯餘我一支孤軍弱旅,步騎萬人,既要防備劉振武大軍復返,重取丹陽。又要南下攻克會稽,掃平王朗,以履當初三萬人之諾。”
“如今郡縣長吏皆由袁將軍任命,谷糧皆由袁將軍調取,江東未平,又要將我將校徵調到淮南,難道放著唾手可得江東不取,放任江東局勢糜爛?倒是誰來收拾僵局?”
“我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強敵尤在,袁將軍就已經這般迫不及待?”
最後一句,孫策已經是凜冽慨然。
而滿堂文武無不激憤,激動得將士更是抽刀在手,深深為孫策意難平!
孫郎從壽春開始為袁術征戰,袁術在豫州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