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3 頁)
經過空間科學研究院的改善擴容,現在的火星居住艙已經足以保證15人在火星上生活超過12個月的時間。
由於氣閘艙的空間較小,每次只能同時進入五人,所以大家只好分批次進入火星居住艙。
&ldo;看這表面的燒灼痕跡,我們的食物不會燒成焦炭吧。&rdo;正準備進入氣閘艙的杜魯尼克一邊用手指戳著火星居住艙的外壁,一邊關切地問道。
&ldo;比起食物,你應該更關心我們的科學儀器才對。&rdo;弗蘭克隊長一把將杜魯尼克推進了氣閘艙。
原晧宸也一起跟著走進氣閘艙,這只是一個過渡空間。
當氣閘艙艙門封閉後,就會開始抽換裡面的空氣。
只有當空氣品質符合要求後,內艙門才會開啟,允許太空人進入。
第一百章 分組計劃
&ldo;哇哦~&rdo;
&ldo;比我想像中好得多!&rdo;
&ldo;結構設計的十分巧妙啊。&rdo;
當眾人走進火星生活艙的時候,都忍不住地誇讚其精巧絕倫的設計。
15個休息艙沿著圓周環繞排列,大致佔據了三分之二的圓周。
休息艙上面是一張簡約的床鋪,下面是一套可以巧妙摺疊收藏的工作檯,以便於科學家們書寫工作之用,工作檯上都安裝有電子攝錄儀器,這就是給大家每天寫電子日記的地方。
此外,每個休息倉都設定有簡單的隔離裝置,以提供相對隱私的空間。
剩下三分之一圓周則是補給儲藏室,還有兩間特製的衛生間。
中間的區域被區隔為四個實驗區,一些大型的實驗裝置都已經提前固定裝載在操作平臺上。
&ldo;火星生活艙在如此複雜的內部結構條件下,居然還可以縮放,這技術真是了不起!&rdo;
杜魯尼克已經摘下了頭盔,一邊感慨地說著,一邊麻利地脫掉太空服。
原晧宸一扭安全鎖,&ldo;噗~&rdo;一陣氣壓變化的聲響,原晧宸也摘下了頭盔。
&ldo;這種伸縮技術是參考借鑑了魯班的機關術。&rdo;原晧宸環視一週之後,便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ldo;魯班?who?&rdo;杜魯尼克一臉疑惑。
&ldo;一個大約出生於2500年前的中國工匠大師,他是中國建築和木匠行業的開山鼻祖。&rdo;原晧宸解釋道。
顯然杜魯尼克被2500年前這個時間點震驚到了。
他瞪大眼睛確認道:&ldo;2500年前就有這個技術了? &ldo;沒錯,中國的木匠大師特別擅長製造這些靈巧的機關。我記得小時候就經常擺弄一些小玩意兒,等你生日我送你一件試試?&rdo;原晧宸十分確定地回答,順便用眼角餘光撇了杜魯尼克一眼,他那吃驚的表情讓原晧宸覺得十分有意思。
&ldo;中國是個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國度,歷史上確實出現過很多了不起的大師和英雄人物。 聽到杜魯尼克這麼說,原晧宸心中自然也會感到些許的自豪。
只是想到近代中國處處落後於人,原晧宸心中又飄過一絲遺憾。
雖然他如今是在一個無國界的聯盟組織工作,但畢竟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在他內心裡總是希望中國可以儘快強大起來的。
&ldo;各位,抓緊進度,該收拾的收拾,該安裝的安裝,該熟悉的熟悉,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請教空間科學研究院的霍天羽。&rdo;弗蘭克高調的嗓音打斷了原晧宸的思路。
&ldo;從踏上了火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都必須牢記我們的使命。我們不是火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