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3 頁)
經歷過無序和混亂,母星上的人類數量急劇下降到鼎盛時期的1/10,感受到存亡危機的人類政府這才痛定思痛,放開了之前對生命醫學研究的限制。
此後才有了生命醫學的大發展。
人口繁衍是人類社會存亡的關鍵,這個關鍵的負擔和義務一直在單一的女性身上,顯然既不夠公平,也不夠保險。
所以就有科學家想到了讓男人也參與到孕產中,而不是隻提供一個小小的精子這麼輕鬆愉快。
男人的腹腔,似乎也可以當做胎兒發育的溫床。經過十幾例,上百例成功的個案,有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掌握了成熟的男人孕產技術:受精的胚胎植入,全程的護理,創面最小的剖腹產……這樣一整套流程下來,需要的花費,只比女人生產高出兩倍而已。
正被少子化折磨的政府馬上宣佈了這些花費,跟女人生產費用一樣,由政府負擔,男人們可以放心大膽的生孩子。
社會主流輿論也是樂觀其成。
男人們洋洋得意,不就是生個孩子嗎?有什麼可唧唧歪歪的,還鬧到了人類差點滅亡?從前那是爺不能生,現在爺能生了,看你們這些女人還有什麼優勢?還不趕緊跪下唱征服?
女人們大多數喜聞樂見,哎呦,哥辛苦了,哥受累了,哥好偉大,絕對是人類的大救星,跪下唱征服有啥?只要你懷著咱的娃,每天給洗腳餵飯都行~
政府支援,媒體宣傳,民眾歡呼雀躍,一些富於冒險精神的男人充當了首批孕產男。
首批孕產男大概有兩百多人,因為是頭一批,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極為重視,自從胚胎在腹腔順利著床起,每一個孕夫身邊都配備著兩名保姆,與之相對的醫療小隊隨時待命。
在生活和工作上,這批孕夫也受到了相當於國寶的待遇。
上班有專車接送,工作幾乎只要看看郵件,同事們主動或被動地幫著幹活,領導慈愛又關懷,到了中午,食堂還會提供專門的孕夫餐保證乾淨又營養。
在家庭裡,孕夫們享受到了國王般的待遇,全家人都圍著他一個人轉,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實在是太醉人了。
已婚孕夫們更是變成了一家之主,地位高高在上,伴侶們小心翼翼的服侍著……
孕夫們一個個容光煥發,心情舒暢,很多人接受採訪,或是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表示,能親自孕育自己的孩子,感覺不要太爽哦,政府早就應該開放這方面的研究了,人口危機不就早就解決了嗎?
然而這只是前期的兩個月。
兩個月之後,事情就起了變化。
有2/3的孕夫出現了妊娠反應,食慾不振,吃什麼吐什麼,最嚴重的幾位居然什麼都不能吃,只能靠輸營養水來維持生命。
這個時候還能愉快地更新自己的個人主頁和接受採訪的孕夫,一下子縮減到了四分之一。
甚至還有反應最嚴重的孕夫,精神崩潰,哭著喊著要退出。經過再三耐心的勸阻,醫療組還是忍痛的決定同意終止妊娠。
此後的七個月就像是一場淘汰通關遊戲。從充滿著詩意和自豪變成了折磨和殘酷。
身材變形,各種綜合徵,生活中偶發的種種危險……只有1/3的孕夫堅持到了最後的生產。
六十幾名孕夫剖腹生產,除了一名孕夫大出血死亡之外,其他的孕夫都是父娃平安。
根據醫療組的研究論斷,那名孕夫的死亡,主要是因為本人身體素質的原因,並不是男人生育技術的缺陷……
這場大規模實驗到了這裡,似乎可以鬆一口氣,然而並不!
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