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3 頁)
這絕對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在長笛的旋律中,有一種像是音階走調、旋律雜亂的詭異感覺。
此外,整首曲子充滿了仇視與憎恨之氣,一個個音符,都彷彿要幻化出一個瘋狂的、恐怖的惡魔實體。
雖然我對音樂完全外行,但是乍聽之下,仍不由地感受到這首曲子和多布拉的長笛(匈牙利的田園交響曲)有點相似。
不過,多布拉的曲子至少還有輕快的一面。而椿美輔的(惡魔吹著笛子來),從頭到尾給人的感覺卻都非常淒涼、哀怨。尤其是在音域漸強的部分更是恐怖,像是地獄裡的遊魂帶著積怨沉仇和詛咒,在寂靜的夜晚哀號著,即使是不懂音律的我,聽了以後也會全身汗毛直豎。
(惡魔吹著笛子來)這首曲名應該是從木下奎太郎的名詩(玻璃批發商)裡&ldo;盲目隨笛而來&rdo;所引申的。然而,在這首曲子裡,我不但感覺不出奎太郎的情緒,反而充滿了惡魔吹笛的鬼叫聲,那叫聲有如帶著詛咒和憎惡的黑血,隨著唱盤緩緩流瀉而出。
像我這種外行人都可以感覺出一股強烈的鬼氣,更何況是和這件事有關聯的人。在椿英輔失蹤後,突然聽到這首長笛獨奏曲時,那恐懼與震驚便可想而知了!
之後,我一想到(惡魔吹著笛子來),就覺得那實在是一首十分瘋狂的曲子,不過它卻是這樁恐怖案件的開端。
這件事在昭和二十二年時,曾經是轟動社會的大新聞。當時我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對這驚天動地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有一點印象。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有一件事情竟也和這個案件有微妙的關係!
那就是震撼一時的&ldo;天銀堂事件&rdo;。
天銀堂事件‐‐光看這幾個字,就會讓人怦然心跳,直到今天,這件事還讓人有記憶猶新的感覺。
當時就連海外的傳播媒體,也競相報導這史無前例的事件。讓我在這裡還是簡單地說明一下吧!
那是在昭和二十二年一月十五日,早上十點左右,銀座的天銀堂珠寶店來了個男人。
那個男人大約四十歲左右,是一個長得不錯的美男子,膚色微黑,給人一種貴族氣質的感覺。他的手臂上佩戴著衛生所人員的臂章,另一隻手則抱著一個像是醫生出診時拿的皮包。
那個男人一進珠寶店,便走進辦公室和老闆見面。首先,他遞上一張上面寫著東京都衛生局工作人員井口一郎的名片,然後告訴老闆:因為這一帶有傳染病,凡是和客人有接觸的店員們,依規定都得喝預防藥。
因此,老闆立刻召集所有的店員到辦公室。因為剛開門營業,還沒有客人,店員們也剛放好櫥窗內的擺飾,所以一聽到老闆的指示,大家全都跑過去,連負責清掃的清潔婦也來了,包括老闆在內,全店一共有十三個人。
而這個自稱是井口一郎的人,看店裡所有的人全都到齊後,從容自若地從皮包裡拿出兩個不同的瓶子,倒在每個人的杯子裡,教大家如何喝這個藥。
數秒鐘之後,這群善良的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把這兩種藥都喝光之後,悽慘的命運隨即降臨在自己身上。
店員一個個不支倒地,有人馬上就斷氣,也有人痛苦不堪、掙扎呻吟著。
而那個自稱是井口一郎的男人一看到這種情形後,馬上把自己所帶來的東西統統塞進皮包裡,衝出辦公室,順手抓了一把擺在店裡的珠寶,往銀座街上逃逸。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