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十字軍東征番(10)——偷家之戰(第1/2 頁)
現實往往比戲劇更加精彩。 聽說穆拉德帶著包括民兵在內的30萬奧斯曼軍隊大舉殺入波斯高原,並且距離薩法維帝國的都城“大不里士”僅有兩百里之遙,剛剛帶兵推進到喀布林附近的阿巴斯二世頓時就傻眼了,隨即趕緊帶著他的軍隊退回波斯。 等到阿巴斯二世率軍退回波斯高原時,大不里士已經淪陷。 阿巴斯二世的皇后、妃子以及一大票年輕漂亮的公主都成了穆拉德的後宮。 這下阿巴斯二世真是被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當即向奧斯曼軍隊發起進攻,兩支某教軍隊在波斯高原的中東部打出了狗腦子。 所以說宗教這東西,真的是害人非淺。 自古以來,信教的國家最擅長的事情就是窩裡鬥。 某教的某某派和某某派惡鬥了幾千年,基督教的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同樣也是干戈紛爭沒停過,三十年戰爭更是幾乎將大半個歐洲夷為平地。 訊息傳回羅馬,教皇亞歷山大七世也被氣個半死,某教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不過,北路軍很快也傳來不利的訊息,被亞歷山大七世寄予厚望的由沙皇俄國、瑞典以及丹麥等一眾小國組成的北路軍,也在烏拉爾山脈以南直到裡海的方圓幾百公里的區域內跟明軍打成了相持戰,好好的一次進攻竟然打成了防禦。 氣得亞歷山大七世大罵廢物,但是毫無辦法可想。 因為瑞典等北歐國家所信仰的是新教,沙皇俄國信仰的則是東正教,這些“異教徒”願意接受教廷的號召,參加這次十字軍東征,就已經讓亞歷山大七世感到很慶幸,所以真的不敢再對這些“異教徒”要求太多。 於是乎,亞歷山大七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中路軍。 經過一年多的拉扯以及罵戰,中路聯軍終於成型。 兵力構成主要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七個大公國(選帝侯)出兵30萬,其中奧地利大公國一家出兵15萬,法蘭西王國出兵15萬,英格蘭王國出兵6萬,西班牙王國出兵5萬,葡萄牙王國出兵3萬,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出兵2萬,再加上4萬自由僱傭兵(其實就是沒有從父輩手中繼承領地的沒落流浪騎士),共計65萬。 這麼龐大的一支遠征軍出征,糧餉供給是驚人的。 十字軍之所以拖了一年多時間才組建成軍,也是因為這個。 亞歷山大七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不惜消耗九成的生命力,在跟多個國家的皇帝以及首輔反覆洽談之後,才最終形成了共識。 由所有參與東征的國家共同出資,形成東征基金。 遠征軍在歐洲境內的行軍及保障,將會由基金會出資保證。 但是等到遠征軍過了烏克蘭之後,各個國家軍隊的糧餉就只能自籌。 好吧,說是自籌,潛臺詞其實就是讓各個國家的軍隊搶劫沿途土著,在烏克蘭境內時搶劫哥薩克,等到進了吉爾吉斯大草原,就搶劫吉爾吉斯人。 畢竟,十字軍這次東征是為了把哥薩克、吉爾吉斯從殘暴貪婪的“大明帝國”的統治下解救出來,所以哥薩克和吉爾吉斯人為此付出一些報酬也是天經地義,上帝也一定會理解這樣的行為,上帝從來都是公平公正的。 崇禎27年(1654)6月,十字軍終於浩浩蕩蕩的出征。 當然,由於參與東征的軍隊太多,起程的時間也不相同。 最早起程的是英格蘭軍以及葡萄牙軍,然後是西班牙軍。 最後起程的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大利軍,10月才出兵。 崇禎27年,公元1654年的年底,十字軍進至黑海西岸,隨即兵分兩路。 其中一路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大亞斐迪南四世的率領下,不顧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的嚴厲警告,轉道向南對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尹斯坦布林發起了突襲。 好嘛,這可真應了紅樓夢中的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薩法維皇帝阿巴斯二世和奧斯曼蘇丹穆拉德都自詡聰明,都想著算計別人,結果卻反而被別人偷了家,兩個國家的都城都被偷了。 因為斐迪南四世的一意孤行,也導致十字遠征軍的分裂。 不過,就算沒有了奧地利軍,十字軍也仍然還有50萬人,而且正如年輕的法蘭西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