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此時,桂系手中尚有數十萬裝備精良、建制齊整的大軍,蔣介石一直心懷忌憚卻又不能不用兩難之下,他弄得自己都舉棋不定,是一勞永逸地&ot;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ot;還是繼續忍讓遷就?
恰在這時,世所矚目的國共和談已拉開帷幕,李宗仁苦撐危局,一直遣使南來北往,交替穿梭至於和談結果與內容,蔣介石已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和談幌子下的三個月時間因此,為了爭取他的所謂時間,蔣介石覺得李宗仁似乎是共產黨惟一可接受的和談主人
蔣介石明白,他需要3個月和談時間,可和談的操作又離不開李宗仁,權衡利弊,他漸漸收斂起了殺心
恰在這時,又公開傳出桂系內部李宗仁、白崇禧不和的苗頭白崇禧桀驁不馴,是桂系內一直領兵的人物,深為蔣介石所不容,但他又是強硬的反共中堅他和李宗仁在和談底線上產生嚴重分歧,他認為李宗仁想全盤接受共產黨的主張,甚至有了出任未來聯合政府副主席的想法是一種軟弱,完全是一種犧牲桂系集團利益的做法白崇禧堅持認為,無論如何,共產黨不能過江
兩人默契配合數十載,這是惟一的一次公開分歧
一貫與白崇禧交厚的何應欽窺出了端倪,他徑去溪口,向蔣介石報告了李、白二人爭論的前前後後蔣介石大為高興,桂系不和,正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振奮之餘,蔣介石又重新考慮起了他的暗殺李宗仁的計劃本來,桂系鐵板一塊,自從北伐一來,一直擁兵自重,與他作對在那張暗殺名單上,李宗仁位列第一,而其他桂系頭目,如白崇禧、黃紹竑、黃旭初、李品仙、夏威、程思遠、邱昌謂、韋永成等,亦應俱在制裁之列但要暗殺掉這麼多桂系骨幹,那也是一種玉石俱焚似的豪賭弄得不好,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桂係數十萬大軍可不是吃素的,何況他還需要他們替自己固守中南和華南
蔣介石儘管將李宗仁、白崇禧恨得咬牙切齒,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準備實施暗殺的下作手段,但真正付諸行動,他卻一直舉棋不定權衡利弊,他覺得採取軍事上拉攏白崇禧,政治上除掉李宗仁的辦法,是最穩妥的辦法
而今,桂系不攻自亂,正中了蔣介石的下懷他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何必去興師動眾
基於這些,蔣介石遂命令毛人鳳,停止實施暗殺李宗仁的任務
上窮碧落下黃泉李宗仁雖然陰差陽錯地躲過了蔣介石的謀殺,但最終卻被逼得流亡美國由堂堂的&ot;代總統&ot;到&ot;貧居鬧市無人問,門前冷落車馬稀&ot;,他在美國過得很是落魄時常是身穿一件舒適的舊羊毛衫,足登一雙皮拖鞋,坐在安樂椅裡看書報,面前的咖啡桌上擺著一摞當地或香港出版的報刊雜誌,旁邊有一杯茶這種生活對於習慣了政治、軍事生活的李宗仁來說,自然感到百無聊賴和難耐的孤獨與寂寞
後來,蔣介石多次敦促他離美返臺,但都為李宗仁堅拒於是風聲越來越緊,有好心人傳言給李宗仁,臺灣的越洋殺手隨時對他虎視眈眈1965年,在共產黨的多方爭取下李宗仁由美國歸來他在答記者問中,對蔣介石以及有關暗殺他的傳言作了這樣回答:&ot;一個朋友提出關於臺灣與蔣先生的問題,他提出問題時說蔣介石,我覺得我很尊重蔣先生,應該加先生兩個字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對於臺灣問題如何解決,中國早已宣佈中外我覺得目前蔣先生的處境很難過,我深望蔣先生同臺灣的國民黨同志好自為之&ot;
時逢特赦後的沈醉也出席了這天的記者招待會,他聽完李宗仁的這番話很為感動他以悔過自新的口吻向李宗仁談及當年暗殺他的驚心動魄的那一幕,李宗仁大吃一驚若非沈醉解密,他自始至終尚蒙在鼓裡垂垂老矣的李宗仁,直面已被雨打風吹去的半世風流,蒼然嘆道:&ot;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