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早年,這三人在廣西志同道合,共同組建起了一隻新型軍隊,透過幾年的角逐,逐漸取得了廣西的統治權
1926年,李宗仁派黃紹竑聯絡上孫中山,取得了政治上的資本,歸附了廣東國民政府新桂系由此逐漸演變為一個具有全國性視野的政治軍事集團,不再滿足於佔領一省的狹隘地方勢力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新桂系兩巨頭李宗仁和白崇禧分別擔任了重要職務李宗仁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的行營參謀長,黃紹竑則留守廣西後方他們出動六萬人馬配合蔣介石一舉蕩平南方,繼而,如犁庭掃穴,由南而北,直打到北平,襄助蔣介石完成了表面上的南北一統
李宗仁是一個極有個人報負的人他還是一個營長時,請來當時廣西出名的相術師為其相面那位算命先生當時就預言:李宗仁今後前途無量,&ot;有九五之尊&ot;李宗仁對此深信不疑,他認為老家風水好,1925年,完成廣西統一後,李宗仁立即在臨桂老家大興土木,建造府邸,在新落成的立府大門邊請高士題寫了醒目的對聯:&ot;天下皆春,山河永固&ot;,傳遞出自己的真實心跡
在北伐戰爭中,蔣介石的第一軍表現差強人意,李宗仁的第七軍則所向披靡,被譽為&ot;鋼軍&ot;這種情形,使李宗仁對蔣介石的鄙夷言詞溢於言表如&ot;蔣先生原非將材&ot;,&ot;是一位低能的戰略家&ot;,&ot;統兵、治政的本領均極端低能&ot;,&ot;既不能將將,也不能將兵&ot;,&ot;蔣氏最多隻可說是偏將之材,位居主帥之尊,其智慧、德性、涵養均不逮遠甚&ot;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新桂系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及李濟深的武力支援下,公開發動反革命政變,在南京成立非法的國民政府,導致寧漢分裂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後,立即遭到武漢市國民政府的聲討,北洋軍閥孫傳芳等部也在長江以北躍躍欲試,蔣介石兩面受敵,處境困難,李趁機逼蔣下臺
蔣介石下臺後,李宗仁即捧出在野的西山會議派分子,成立中央特別委員會李宗仁、白崇禧實際上控制了南京政府然而,新桂系在國民黨內畢竟根基太淺,缺乏控制全域性的人才和力量為時不久,蔣介石即東山再起,復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李宗仁利用湖南籍軍人程潛、唐生智、譚延之間的矛盾,聯合程潛、譚延等人,將佔據兩湖的唐生智擊敗,奪取了兩湖地盤,將新桂系後方廣西與兩湖連成一片其後,白崇禧又率部參加第二次北伐,將新桂系勢力擴充套件到北平、天津一線加之,坐鎮廣東的李濟深是新桂系的朋友,這樣一來,新桂系佔有的地盤就從兩廣、兩湖沿京漢線一直延伸到了平津,其勢力範圍幾乎與蔣介石控制的江、浙、皖、閩、贛五省不相上下
1929年,由於分贓不均,蔣桂再度撕破顏面,兵戎相向,爆發了現代軍閥史上著名的&ot;蔣桂戰爭&ot;結果,新桂系損兵折將,元氣大傷,曾經由廣西、湖南及至北京一帶的全盛態勢頓時土崩瓦解李宗仁、白崇禧等狼狽退回廣西蔣介石不給他們以喘息之機,一面大軍壓境,一面公開通緝黃紹竑萬念俱灰,轉而隻身離開廣西李宗仁和白崇禧被迫採取以退為進的辦法,將兵權交予部屬後,由鎮南關經越南海防逃亡香港,直到共產黨領導的百色起義成功,驚慌失措的蔣介石方才默許他們重新回到廣西
抗戰時,李宗仁出任國民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為國防部長,兩人內外關聯,漸漸復甦,再度坐大為一個令蔣介石若芒刺在背的軍事集團
然而,勢高震主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欲整合政治勢力,重新洗牌佈局遙想當初,北伐軍攻進長沙時,蔣介石以江湖手段極力拉攏李宗仁,兩人撮土焚香,結為桃園兄弟,並立下了